ID: 24456242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0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哲学,必修,政治,高中,2025-2026
  • cover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逐字稿 课程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看过打铁花吗?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一场光与火的盛宴。(播放视频) 当铁水被击打后,会飞溅成金色火花,形成“流星雨”或“火树银花”的绝美效果。这么精彩的打铁花表演,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打铁花入手,探寻其中的奥秘。我们的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火树银花:打铁花的破圈之道”“火魂初现:打铁花的精神密码”“火脉赓续:打铁花的时代传承”。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章节的学习。 第一章节:火树银花———打铁花的破圈之道 【老师】打铁花的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工艺。当时的工匠在铸造兵器时,会将高温铁器浸入冷水淬炼,在这个过程中,偶然发现铁水飞溅形成的火花现象。这种原本金属加工中的副产品,逐渐演变成了带有观赏性的技艺雏形。像《考工记》里记载的“金有六齐”配方,就已经隐含了通过金属配比控制火花色泽的技术原理。可以说,从那个时候起,打铁花的技艺就开始萌芽了。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从生产实践中偶然发现并逐渐发展成技艺的过程,体现了我们古人怎样的智慧呢? 【学生】我觉得体现了古人善于观察和创新的智慧,他们能从平常的生产活动中发现有趣的现象,并且把它发展成一种技艺。 【老师】非常棒,你分析得很准确。古人正是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精神,才让打铁花这一技艺有了最初的雏形。这也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老师】到了北宋时期,打铁花从作坊走向了民间。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详细记载了汴京元宵节“熔铁为汁,飞洒成花”的壮观场面。当时的铁匠用柳木勺将1600℃的铁水击向城墙,形成“铁水打花,万星飞溅”的奇观。在这个阶段,打铁花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有实用功能。飞溅的铁花可以清除熔炉内壁的杂质,提升冶炼效率。这说明打铁花在北宋时期已经成为了一种民俗,并且兼具了多种价值。 【老师】大家想象一下,在北宋的元宵节,满城的人都在欣赏铁水打花的美景,那是多么热闹的场景啊。北宋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像打铁花这样的民俗活动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老师】新中国成立初期,打铁花表演零星出现。但是随着烟花的兴起,打铁花的活动频次锐减,到了七十年代基本处于消亡状态。不过,到了1988年,经杨建军等有心人的挖掘整理,确山铁花重焕生机,再度展示出独特魅力。此后,各地打铁花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频繁在节庆、景区等场合亮相。这说明打铁花这一传统技艺在经历了低谷之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老师】另外,打铁花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的地方以“高空击花”为主,强调力量与高度的结合,展现出力拔山河之气势与璀璨星火之壮美;有的地方会融入武术动作,表演者边击打边翻腾跳跃,彰显出刚柔并济之韵味与灵动惊险之魅力;还有的地方会结合地方戏曲元素,击花动作与锣鼓节奏同步,凸显出地域风情之独特与热闹欢腾之氛围。同学们,不同地区的打铁花表演形式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老师】除了地域特色,打铁花在现代也有很多创新。现在的表演者会将打铁花与舞蹈、杂技、武术等艺术形式巧妙结合,同步完成多种技艺,使表演内容更丰富多元,观赏性大幅提升。而且,在传统打铁花表演中,还会融入激光、投影等科技元素,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视觉场景,增强表演的奇幻感与吸引力。当古老技艺遇上现代元素,就会产生激情碰撞,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视频。 【老师】通过创新表演形式,打铁花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