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6264

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8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世界,物质性,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
  • cover
2.1世界的物质性逐字稿 引入云南特色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启一场特别的旅行,诗与远方,彩云之南!(播放视频)云南,那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绝美的自然风光,有独特的人文风情,还有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云南之旅,一起探究哲学中“世界的物质性”这一重要内容。 【老师】首先,我们来到【风景篇】,一起去打卡彩云之南的自然风光。(播放视频)从视频当中我们看到,雪山矗立云霄,雄伟壮丽;雨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苍山隐于云雾缭绕,洱海映出星辉点点。我们可以在玉龙雪山静待日升月落,在丽江古城感受民谣里的松弛。请同学们思考,从哲学的角度看,视频中的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等具体事物有何共同点?谈谈你对物质的理解。(停顿片刻,等待学生思考)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一说? 【预设学生回答1】这些事物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老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它们确实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那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 【预设学生回答2】它们都能被我们看到、感受到。 【老师】说得没错,它们都能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那现在,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讲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老师】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要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具有客观性,无论我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这又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也是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比如说,我们眼前的这座山,不管我们有没有看到它,它都在那里,这体现了物质的客观性;而我们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可以了解这座山的高度、坡度等信息,这体现了物质的可知性。 区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老师】另外,我们要明确一点,物质并不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像猫、狗等动物,花草等生物,日月星辰等看得见的物质形态,还有磁场、超声波等看不见的物质形态,这些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而物质是这些具体形态的共性。如果将物质的概念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就会陷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 【老师】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它们的关系。从区别来看,物质是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具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并且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外,还有个别特性,具有可知性、暂时性、有限性等,是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的。从联系来看,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它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比如说,水果是物质概念,苹果、香蕉等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水果的概念是从苹果、香蕉等具体水果中抽象出来的,它存在于这些具体水果之中。 知识拓展: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知识拓展,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是有区别的。客观实在是指物质现象,是一种属性;客观存在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是一种状态。“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客观存在”不一定是“客观实在”。比如说,我们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是客观实在,因为它不具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结合洱海保护探讨自然界物质性原理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关于云南洱海的材料。雨后清晨,云雾缥缈,白鹭翱翔于山水间,鱼儿嬉戏于碧波中。茈碧湖项目建设管理局局长李果介绍,随着生态环境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