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8121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经典 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486105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届,立意,PPT,43张,课件,经典
  • cover
高考复习—议论文写作 ———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在多材料作文中,根据题目材料所涉及的核心概念或元素的数量,可以将作文题分为一元、二元和三元类型。 元,即概念。一元为一个概念或一个关键词,多元为多个概念或多个关键词。 这类题目通常围绕一个核心主题或概念展开,。材料可能提供多个例子或层面,但都服务于一个中心思想,考生需要聚焦于这一主题,挖掘其内涵、意义或启示。一元作文题强调深度而非广度,注重对单一元素的全面理解。 一元作文题 2025年:材料引用老舍、艾青和穆旦的三段文学片段,但整体主题统一为“在困境中坚持表达与发声”,强调个人与民族的表达勇气,核心是一元的“表达”主题。 2023年:材料强调“故事的力量”,从多个方面阐述故事的作用,但核心是单一的“故事”概念,要求探讨故事的价值和影响。 多材料作文审题时,先从作文材料中提炼出核心概念(关键词),把握概念内涵,然后辨析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确定立意,便于在构思和行文中阐述关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材料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材料三:邓清明,56岁,神舟15号飞行乘组成员。曾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神舟”系列飞行乘组,但一直未曾飞天。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在24年里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他的眼里,“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材料句)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任务句)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要求句) 【实战演练】 1.审题立意 本题由材料句、任务句和要求句三部分构成。 材料部分由三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选自《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但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材料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远而道”选自《论语》,是曾子所说的一句话:“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 材料三选自航天英雄邓清明的事迹,作为备份航天员,他以坚强的毅力始终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终飞天圆梦。 材料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材料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材料三:邓清明,56岁,神舟15号飞行乘组成员。曾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神舟”系列飞行乘组,但一直未曾飞天。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在24年里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他的眼里,“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 综合三则材料,应为一般的单一话题型,关键词为“准备”。 立意可为:做足准备,实现理想。 材料同时提供了写作思路及材料方向:卓越的才华技艺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参考立意】 (1)有准备,才有机会 (2)用心准备,对未来负责 (3)时刻准备着,做新时代好青年 (4)为了时代使命,时刻准备着 (5)做足准备,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为时代使命,时刻准备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引)不论做什么事,事先充分准备,才能获得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栉风沐雨,前赴后继(析)。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为担负时代使命,要时刻准备着。(提———中心论点) 历史实践一次次告诉我们,成功的最大依靠绝不是”侥幸“,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担负时代使命。(过渡) 未雨绸缪化危机,踔厉笃行展宏图。(分论点1)风暴来袭,惟有未雨绸缪,才能化危机为时机。(道理句)面对美国政府的打压,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说,华为早在15年前就有准备。包括芯片在内的很多高科技零部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