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0206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半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526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半月,答案,试题,化学,11月
    高三年级半月考试题(化学) 测试时长: 60 分钟 总分: 10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B C B A D A D D D B B C A 15.Ⅰ.(1)2NH3(g)+CO2(g)= CO(NH2)2(s)+H2O(g) ΔH=-86.98 kJ·mol-1 (2)难以控制只生成CO 2C6H6(l)+15O2(g)= 12CO2(g)+6H2O(g) ΔH' (3)S H2Te(g)= H2(g)+Te(s) ΔH=-154 kJ·mol-1 (4)(2b-a-c) kJ Ⅱ.(5)放出 346 (6)369 (7)①C ②不变  16.(1)13 哑铃形 (2)①AC ②sp3 H2O、NH3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H2O中O原子有2个孤电子对,NH3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间排斥力>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所以H2O的键角小于NH3的键角(4分) (3)sp2、sp3 易溶 是 1.【答案】A 【分析】固体A与固体B研细后混合,常温下搅拌产生气体C和固体D,温度迅速下降。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C为NH3,G是强酸,则E是NO,F是NO2,G是HNO3;H是白色固体,常用作钡餐,H是BaSO4,D是BaCl2,A和B反应是NH4Cl和Ba(OH)2·8H2O反应,C(NH3)和HCl可转化为NH4Cl,则A是NH4Cl,B是Ba(OH)2·8H2O。 【详解】A.在C(NH3)的水溶液(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A(NH4Cl),铵根浓度增大,抑制了NH3·H2O的电离,OH-浓度减小,溶液pH减小,A错误; B.D(BaCl2)易溶于水,溶于水电离出Ba2+,钡是重金属,有毒,B正确; C.G是HNO3,常温下浓HNO3将Fe钝化,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D正确; D.F(NO2)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硝酸,故NO2溶于雨水可形成硝酸型酸雨,C正确; 答案选A。 2.【答案】B 【分析】由题意及关系图可知,a与b反应需要加热,且产生的e为无色气体,则a和b分别为和的一种,产生的气体e为;又由于b和c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不会与其他三种溶液产生沉淀,故b为,a为;又由于c既能与b产生沉淀f,又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f,故c为,d为,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无色气体g为。综上所述,a为溶液,b为溶液,c为溶液,d为溶液,e为,f为,g为。 【解析】A.由分析可知,a为溶液,为强酸弱碱盐的溶液,水解显酸性,故a显弱酸性,A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f为,b为溶液,为两性氢氧化物,可溶液强碱,故f可溶于过量的b中,B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c为溶液,e为,溶液通入会生成沉淀,不溶于弱碱,继续通入不能得到无色溶液,C项错误; D.由分析可知,b为 ,d为,二者反应生成沉淀,可溶与稀硝酸,D项错误; 故选B。 3.【答案】C 【分析】分析该“碘钟”反应的原理:①在Mn2+的催化下H2O2与IO反应生成I2,在淀粉指示剂的作用下溶液变蓝色;②生成的I2又会与H2O2反应生成IO,使溶液变回无色;③生成的I2可以与丙二酸反应生成琥珀色的ICH(COOH)2,溶液最终会变成蓝色。 【解析】A.根据分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有I2生成,A正确; B.根据分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是将I2转化为IO,I2转化为为化合态,B正确; C.根据分析,H2O2在此过程中参加反应,不起到漂白作用,C错误; D.在此过程中,因为有I2的生成与消耗,淀粉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示剂的作用,D正确; 4.【答案】B 【分析】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中第IIA族和第VA族比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0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大,可以推断a~i分别是B、C、N、O、F、Ne、Na、Mg、Al。 【解析】A.a是B,g是Na,二者不同主族,A错误; B.Na、Mg、Al属于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B正确; C.e、d、c分别是N、O、F,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c>d>e,C错误; D.b为C,c为N,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沸点NH3>CH4,D错误; 答案选B。 5.【答案】A 【解析】A.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也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遇淀粉溶液变蓝色的碘,则淀粉碘化钾溶液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