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62996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81895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3 学 习 目 标 壹 贰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理清论证思路,学习文章中的多种论证方法。 品味孟子散文逻辑严密、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理解本文的主旨,感悟孟子性善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叁 肆 忆及亚圣——— 知人论世明哲思 壹 孟子其人 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 孟子其思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气节)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同义也。(社会原则)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 《孟子》其书 汉文帝时《孟子》被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的特点:善于论辩、极有气势、富于想象。 《孟子》共七篇,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 《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战国时代 孟子其时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不忍人之心”:怜爱别人的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忍”:狠,狠心,残忍 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 《孟子》其文 初识仁心——— 经典诵读悟情怀 贰 怵(chù)惕(tì) 恻(cè)隐 孺子(rú) 羞恶(wù) 要(yāo)誉(yù) 内交(nà) 听读正音 探析善端——— 文本深析明四端 叁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用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 狠心对待别人 用 运转,转动 译文 于是,就 状语后置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译文】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