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3587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 导学课件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5836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三,简单,电路,导学,课件
    (课件网)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 13.1 两种电荷 情境导入 课标要求     如图所示是在科技馆静电台上体验“怒发冲冠”游戏时的情景,你知道这里蕴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吗?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查阅资料,了解静电防止和利用的常用方法.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课前|自主预习 1.摩擦起电:用 摩擦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具有 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正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负 电荷.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4.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摩擦 吸引 正 负 排斥 吸引 转移 5.静电的防止和利用:有静电喷涂、静电 除尘 、利用 避雷针 防止雷雨天气的雷电等. 除尘 避雷针 课堂|探究学习 课堂|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课前|自主预习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在摩擦过程中 ( ) A.玻璃棒和丝绸都得到电子 B.玻璃棒和丝绸都失去电子 C.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 D.玻璃棒得到电子,丝绸失去电子 摩擦起电 C 6.如图所示为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静电吸尘器.使用时,静电吸尘器在衣服上按一定方向刷动,与衣服发生 摩擦 ,从而带上了 电荷 ,由于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所以静电吸尘器可以吸引灰尘、纸屑等. 摩擦 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如图所示,A球带正电,则B球带 正 (填“正”或“负”)电;C球的带电情况是 带负电 或 不带电 (后两空均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正 带负电  不带电 7.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会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上负电,属于 摩擦起电 (填“摩擦起电”或“静电感应”)现象,因此蜜蜂飞行在花蕊中可以吸引带 正 (填“正”或“负”)电的花粉. 得到  摩擦起电 正 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验电器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完成以下填空.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金属箔张开说明带上了 同 种电荷,因此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作用是 检验物体是否带. 验电器的作用 同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越 多 . (3)当橡胶棒离开金属球后,用另一个物体靠近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说明另一个物体带 负 电,且电量比橡胶棒 多 . 多 负 多 1.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2.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就越多. 易错: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量的多少,但无法检验所带电荷的种类. 8.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正电荷从甲转移到乙上面,乙带上了正电 B.全部正电荷从甲转移到乙上面,乙带上了正电 C.部分电子从甲转移到乙上面,乙带上了正电 D.部分电子从乙转移到甲上面,乙带上了正电 D 课后|巩固提升 课堂|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课前|自主预习 【基础评价】 9.在冬天较干燥的条件下,与人握手时,常因放电而产生被电击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放电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前一定带异种电荷 B.放电时产生电荷 C.放电时电荷发生转移 D.放电后电荷消失 C 10.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轻质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