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3640

11.3小小工程师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沪粤版九年级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78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3,小小,工程师,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 cover
小小工程师———机械效率 课 题 小小工程师———机械效率 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 1. 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2.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 3.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标分解 学生学什么: 1.会区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会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会计算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4.会理论分析提高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 5.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 6.知道大国发展的传承和使命。 学到什么程度: 1.会描述具体情境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会熟练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会使用简单机械。 4.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的基本模型。 5.会计算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6.会分析概括提高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 7.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 8.知道发展国之重器的使命和担当。 学生怎么学: 通过课前必知的生活情境,回顾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通过观看文昌发 射中心场地介绍,进入本节课学习情境。通过在文昌发射中心场地设计抬起 500N 重物,检测学生是否会使用简单机械,通过设计图抽象建构基本简单机 械模型,再结合所给基本数据,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通过分析机械效率的数 据,总结归纳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通过观看国之重器,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 意义以及所肩负的使命。 教材分析 学科地位:属于一级主题“能量 ”,是"简单机械"与"功和机械效率"综合应用。 知识关联: 前置知识:力、功的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公式。 后续延伸:提高简单机械效率的理论分析、复杂机械组合分析。 核心概念: 机械功:功的定义、功的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杠杆:支点、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机械效率计算。 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 斜面:斜面公式、摩擦力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1 学情分析 1. 学生知识基础 已掌握:力的平衡、功的公式(W=Fs)、机械效率的普适公式。 简单杠杆的分类(省力/费力/等臂)。 易错点: 杠杆中认为力臂与重物移动的距离。 滑轮组中认为机械效率与 n 的取值。 斜面中认为推力等于摩擦力 2. 认知特点与障碍 常见误区: 认为"省力机械效率一定高"(实际省力可能以增加距离为代价)。 忽略额外功的多样性(如杠杆自重、滑轮轴承摩擦)。 思维障碍: 抽象理解"理想机械" (η=100%)与实际机械的差异。 动态分析效率变化(如斜面倾角减小时,摩擦力的变化趋势)。 3. 学习兴趣与习惯 兴趣点: 对工程案例(如塔吊、千斤顶)有探究欲望。 薄弱环节: 公式套用熟练但缺乏物理意义理解。 4. 分层教学需求 基础层:强化公式记忆与简单计算 提高层:分析多因素影响机械效率 拓展层:设计优化方案。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1.会描述具体情境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会使用简单机械。 科学探究 1.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的基本模型。 2.会熟练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科学态度 1.会计算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2.会分析概括提高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 科学责任 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 2.知道发展国之重器的使命和担当。 重难点 1.会描述具体情境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会使用简单机械。 3.会计算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4.会分析概括提高杠杆、滑轮、斜面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 2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情境引入 播放视频,了解文昌火箭发射中心各场地 的建设。 让学生带着情境进入本节课学 习。 提供情境 出示某处正在建设中的文昌火箭发射中心 场地,设计图纸,将 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