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3749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9687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地球,运动,课件
    (课件网)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右图为广州的图图同学和远在美国的朋友李华打电话情景图,此时广州正值中午时刻,而李华那边却是月上枝头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课前|知识梳理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教材梳理]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4~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定义:地球绕着[1]地轴不停地旋转,这种运动叫作地球的[2]自转。 2.方向、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3]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4]一天,约[5]24小时。 3.影响:地球在不停地[6]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日月星辰的[7]东升西落现象。 地轴 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 24 自西向东 东升西落 判断极点和地球自转方向的方法 “北逆南顺”: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旋转(右图所示)。 二、昼夜更替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6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昼夜更替 (1)原因: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当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时,任何时刻,地球上都有一半地区是[8]白天,一半地区是[9]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10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 (2)影响:11昼夜更替使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白天 黑夜 昼夜 昼夜更替 2.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12偏东的地点比13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14时间是不同的。 [识图竞赛] 请在图中[1][2]两处填注“黑夜”或“白天”,并按要求完成右侧填空。 偏东 偏西 时间 黑夜 白天 广州 自西向东  24小时(一天)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点拨重点难点]  下表示意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理现象 原因或地理现象 图示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表就有了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而产生昼夜更替的地理现象 时间差异 东早西晚(同纬度地区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早于西边)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正午时影长最短)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新材料](2024年河北石家庄中考地理)某科幻电影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于是人类在地球赤道上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试图带上地球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据此完成第1~2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A 2.地球停止自转后,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 ) A.昼夜现象 B.太阳一天内东升西落 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如旧 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 A 知识点二 昼夜更替   [地理实践力](2025年广东云浮期中)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地理现象。读下方演示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图,完成第3~4题。 3.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 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4.图中P地此时正处于 ( )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A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基础练]   (2024年山西太原期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