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 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知道地形部位名称以及判读方法。(综合思维) 2. 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特征。(地理实践力) 1. 重点:掌握五种地形类型及其判断依据。 2. 难点:在地形图上识别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 结合图文资料,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学会不同地形的判读方法。(见教材39—40页) 活动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问题1:图中A、B、C、D四点的海拔是否相等? 答案:相等。 问题2: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吗? 答案:相等。 问题3:每条等高线是闭合的还是敞开的? 答案:闭合。 问题4:等高线的疏密与山坡的陡缓有没有关系?有何关系? 答案:有。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活动二 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 问题1:①表示山峰,闭合曲线中间 高 四周 低 ,等高线 密集 。 问题2:②表示 山脊 ,最弯处指向 低 处。 问题3:③表示是 山谷 ,最弯处指向 高 处。 问题4:④表示陡崖,等高线 重合 。 【归纳】山体的不同部位 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特征。(见教材41—43页) 活动一 分层设色地形图 问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 颜色 ,这种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 地势起伏 状况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问题2: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变化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 绿色 表示平原和盆地,黄、褐等色表示丘陵、山地和高原, 白色 表示雪山和冰川;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 问题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是醒目,有 立体感 。 活动二 认识地形剖面图 问题1:定义: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做的 垂直断面图 。 问题2:地形剖面图有什么优点? 答案: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知识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该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 ②处可能形成瀑布 C. 甲村和乙村地势崎岖 D. 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2. ①山峰的高度可能是(D) A. 500米 B. 460米 C. 400米 D. 360米 等高线是指地面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闭合曲线,是等值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用于表示地貌,能够体现地形的起伏状况。某省级行政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家乡附近进行地貌观察的研学活动。下图示意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分布及梯田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 该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盆地 4. 梯田景观位于该区域的(B)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下列说法中,表示山谷的是(C) A.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B.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D. 等高线重合 知识点二 分层设色地形图 6. 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有(C) ①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制作而成的 ②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 ③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根据颜色判断各种各样的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下面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符合甲剖面图的可能是(B) A B C 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8~9题。 8. 沿MN线的地形剖面图可能是(A) A B C D 9. ①、②两地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D) A. 150米 B. 250米 C. 290米 D. 400米 解析:第8题,M到①地坡度较陡,N到①地坡度较缓,且①地为山峰,海拔最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