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4099

【2025秋 新教材】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2课《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11-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6次 大小:1324163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PPT,课时,第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教材】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2课《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我家门前新事多 单 元 第三单元 教学分析 《家乡新变化》是新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中的最后一课。落实课标要求,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主要物产,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道德教育”主题的内容要求;“热爱家乡”是本学段的学业要求。教材通过展示家乡在环境、生活设施等方面的新旧对比图片,如改造前后的街景、新农村建设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巨大变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一课时第一板块“我家门前新事多”,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感受家乡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兴趣,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家乡的概念,他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家乡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升他们对家乡变化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调查收获,为家乡发展感到欣喜、自豪,形成初步的公民意识;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2.知道家乡有哪些新变化;能说出家乡在居住环境、娱乐设施、文化生活等方面的3~4个具体变化。3.通过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对比发现,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感知家乡变化离不开建设者的付出,强化对劳动者的尊重意识。 教学重点 感知家乡在居住环境、娱乐设施、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变化,体会变化带来的便利与美好。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变化的原因和意义;引导学生将对家乡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小区的一角2.想一想,说一说:(1).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2)你们去过这个地方吗?有哪些感想?(3)谁知道这个地方之前是什么样子的?(4)家乡还有哪些变化呢?3.小结并板书课题:家乡新变化 用学生熟悉的视频《小区的一角》导入新课引出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看到的小区一角,能够联想到家乡其他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我家门前新事多图片+文本学习: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我家门前就有不少新鲜事!2.图片+文本学习:家乡的新鲜事(1)改造前的街景改造前:路面不平,房屋老旧,街道很乱。(2)改造后的街景改造后:道路变宽变干净,房屋变成高楼大厦,街边还种上了花草,看起来特别舒服。(3)美丽新农村 以前的农村几乎没有体育器材,现在的美丽新农村已经建设了健身广场啦!3.图片+文本学习:现在喜欢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4.图片+文本学习: 家乡的新鲜事(1)现在村里有了读书的好去处。(2)妈妈,我们学校有漂亮的运动场啦! 现在村里建了温馨的书屋,成了大家读书的好去处,再也不用跑远路找书读。5.图片+文本学习: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6.图片+文本学习:漂亮的运动场学校里也新修了漂亮的运动场,孩子们下了课就能在这儿跑步、打球,太开心啦!7.图片+文本学习:习俗更文明(1)清明节,我们家改用鲜花祭拜祖先了。(2)清明节到了,不再用烧纸钱的方式祭拜祖先,而是改用清新的鲜花来表达思念,这样既环保又文明。8.素材:感受漫江慢生活9.文本学习:我们小组的同学也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