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5181

Unit 5 Wild animals Integration (A-C)教案(表格式)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683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Unit,格式,英语,八年级,2024,译林
  • cover
标题与课型 8A Unit5 Integration(A-C)听说课 第*课时 第一课时 语篇研读 本课围绕单元主题,以“Protecting wild animals”为话题,展开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读、看、听、说、写等学习活动。 【What】本板块围绕“保护野生动物”这一主题展开,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覆盖率听、说能力的提高和读、写技能结合的内容。内容围绕北极熊、蓝鲸和印度犀牛濒危的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原因展开,在学习新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了单元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同时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并增进对野生动物保护的了解。 【Why】通过图片、广播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获取并描述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信息,在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使他们从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双重维度深入思考野生动物保护问题。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特定语境下的英语表达,增强语言运用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进而深化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解,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How】 本课时语篇在“Protecting wild animals”语境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结构组织内容。阅读部分以动物的视角描述野生动物生存现状,让学生发现导致问题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原因,听力材料通过另一种野生动物(印度犀牛)的基本信息的细节补充促进语言内化,借助填空梳理语言,并在对话中提出问题“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wild animals ”,进而在最后的写作中解决问题并完成语言的输出。文本结构清晰,配以问题链为语言输出提供结构化支撑。语篇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 1)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已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了较多传统的对话语篇,也能够理解其他多模态语篇,并能从中获取信息,描述自己的观点。 2)学生在本单元前几个板块中已经接触过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 3)本课所探讨的话题贴近其生活,学生对于野生动物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2.存在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的途径有限,受限于生活环境,城市里的初中生很少有机会走进森林、草原、湿地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无法亲身观察它们的生存习性,更难体会到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 通过本课多模态语篇学习,学生能从图片、音频和对话文本多方面积累与描述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词汇和句式,并能通过同伴交流讨论保护动物的方法,提高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元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了解野生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面临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思考保护野生动物的举措。 进一步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自主、深入地探究单元主题。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阅读并获取北极熊和蓝鲸的概况、面临的问题等信息。 听录音并获取政府采取的野生印度犀牛保护措施和因此带来的数量变化、野生动物面临危险的原因等关键信息。 在同伴对话活动中运用相关表达谈论野生动物的保护方法,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获取、梳理听力材料听力材料中有关野生动物濒危的具体信息 教学难点: 用英语清晰地与同伴交流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及互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在看、听、说、读的活动中,获取、梳理有关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面临的困境及人类所能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基本信息。 (学习理解) 观看视频,谈谈视频中濒危的野生动物,以及它们面临的问题。 2.根据图示,表达野生动物名称。 3.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