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6876

河北省保定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745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保定市,2026届,高三上,三上,学期
  • cover
河北省保定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最早的金属冶炼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人们在此期间学会了将铜与锡或铅混合,制造出具有良好塑性和硬度的青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的冶炼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青铜器的代表性早于铁器时代的原因是铁比铜活泼,更难冶炼 C.铜与锡或铅混合冶炼出的青铜是化合物 D.能电解冶炼的金属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的性质时只需采用观察法 B.研究浓的化学性质只能采用实验法 C.对分类,不能预测能否用溶液吸收 D.选择溶液除去中的中的应用了比较法 3.分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实验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液漏斗下层液体放出时,应待分界液面进入活塞时迅速关闭活塞 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应放在烧瓶的混合液中 C.用萃取水中的碘时,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即可得碘单质 D.除去晶体中的少量需经过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有错误的是 A.的结构式为 B.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C.都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的酸式电离方程式为 5.我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CO2,H2制得CH3OH,进而合成了淀粉[(C6H10O5)n]。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H2和CO2和混合气的分子数为0.4NA B.通过CO2与H2制得16 g CH3OH,转移电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3OH中含有NA的C-H键 D.16.2 g淀粉([(C6H10O5)n])中含C原子数为0.6NA 6.X、Y、Z、M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Y与M同主族,Y与Z均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Z+与空间构型相同 B.电负性: C.晶体的熔点: D.热稳定性: 7.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其中代表或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d分别是 B.②反应为Mg(OH)Cl=MgO+HCl C.已知MgCl2为副产物,则通入HCl可减少MgCl2的产生 D.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的反应热之和,等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8.某学习小组模拟索尔维制碱法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制取小苏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为饱和溶液,c为碱石灰 B.制备时应先打开,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C.装置B中最终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D.整套装置存在设计缺陷 9.电解回收工业废气中的和实验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装置a排放出的全部来自于废气 B.流出装置a的碱性溶液进入装置b的阴极区 C.每回收1 mol 的同时生成1 mol D.装置b中吸收的电解液应为浓NaOH溶液 10.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与少量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铅蓄电池正极充电时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D.硝酸银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为、、、 11.某学习小组欲对放置一段时间的某胆矾样品及受热分解产物成分进行探究。准确称取2.14 g样品置于加热管中,连接传感器检测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样品化学式为 B.650℃以后胆矾才开始发生分解反应 C.胆矾中的所有结晶水与、的相互作用完全相同 D.CuO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12.将10 mL KClO3溶液和10 mL NaHSO3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已知产物离子不具有催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在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6 min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不会改变曲线变化 1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模拟氯碱工业制取并验证Cl2 B.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