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绘制我家的平面图(二) 学科 数学 学 段 高段 年级 六年级 相关领域 图形与几何 教材 书名: 北京版六年级 一、课时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具有了一定的画平面图形的经验、掌握了测量实际长度的方法、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能根据比例尺将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开展绘制“我家的平面图”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方向与位置、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讨论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动手绘制平面图、展示交流平面图的过程,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活动经验。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习图形与位置、比例尺测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绘制校园平面图综合与实践活动。六年级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但缺乏规划的经验,因而有必要在本课之前引导学生通过统筹规划设计方案,并按照业并严格依照所设计方案进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并综合运用比例尺、作图等知识,能根据现实情境确定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换算、绘制平面图,能在展示与分享过程中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判断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3.在讨论交流、回顾反思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了解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综合运用比例尺、作图等知识,能根据现实情境确定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换算、绘制平面图,能在展示与分享过程中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并综合运用比例尺、作图等知识,能根据现实情境确定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换算、绘制平面图,能在展示与分享过程中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六、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填写好物体测量结果的记录单。一张画图纸,大小不限。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确定比例尺,换算图上距离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按照活动步骤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绘制平面图。 1.确定比例尺 这是一位同学的测量数据,要按比例缩小画在纸上,比例尺应该选择多大呢? 预设: (1)比例尺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2)比例尺确定为1:100,好算; (3)先确定比例尺,再找画纸; (4)根据画纸大小确定比例尺,用画纸的长比卧室的长、画纸的宽比卧室的宽; (5)避免画纸太满,可以把比例尺适当缩小。 在确定比例尺时既要考虑测量的实际距离,又要考虑画纸的大小,现在就请同学们动手计算,确定你的比例尺。 例如:客厅长700厘米,宽400厘米 37:700≈1:20(凑整) 26:400≈1:15 交流:选1:20的比例尺不太合适,因为选择这个比例尺,画纸会被占的非常满,建议比例尺再小一点,可能画出来更加美观。 小结:看来我们在选择比例尺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到实际距离,还要根据纸张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可以用:画纸长度:实际长度计算出比例尺后,再适当缩小。 2.换算图上距离 确定了比例尺后,就需要按照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填写在学习单上。我们应该如何换算呢? 预设:卧室的长是400厘米,我选择的比例尺是1:50,所以我用400除以50等于8厘米,得到了卧室长的图上距离是8厘米。 【设计意图:复习绘制平面图的方法。理解并综合运用比例尺、作图等知识,能根据现实情境确定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换算、绘制平面图。】 活动二:绘制平面图 1.下面就要开始画平面图,画图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预设: (1)按图上距离画图; (2)画图时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