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4.2 地球的转动(第3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位置的变化;了解太阳直射点随地球公转位置变化情况;理解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掌握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了解现行二十四节气的编制方法和规律;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居民生活生产和观念等的影响。 科学思维:收集信息的方法,提升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读图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判别昼夜长短;知道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说出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和规律。 探究实践:通过模型实验认识太阳高度变化是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利用图片、视频等领会北半球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提升观察、实验、读图、分析等能力。 态度责任: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现象的习惯,提升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形成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解释相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你的家乡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一天中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A.冬至日前后 B.春分日前后 C.秋分日前后 D.夏至日前后 3.从我国“清明节”到“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下列四幅地球光照图与北半球春分日相符的是(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 A. B. C. D. 5.对于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短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 A.春分日到夏至日 B.夏至日到秋分日 C.秋分日到冬至日 D.冬至日到春分日 6.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12月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这一天宁波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 8.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某地学生发现一年中操场上旗杆顶端正午的影子总在ab之间移动(图甲),该地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 B.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D.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10.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若小满节气在5月20日,这一天位于图中(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戊段 1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某同学根据如图的节气剪纸作品,作出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从春分日到冬至日的时间是一年 B.夏至日宁波正午杆影最长 C.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D.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12.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宁波地区昼长夜短 B.当天正午,位于D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0 C.A点在昏线上 D.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变化 13.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14.今年9月10~25日杭州市将举办亚运会,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月10日地球处于丁和丙之间 B.亚运期间杭州的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C.亚运期间杭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