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分。 1.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仪器: ①集气瓶 ②漏斗 ③分液漏斗 ④容量瓶 ⑤电子天平 ⑥胶头滴管 ⑦蒸馏烧瓶 ⑧量筒。 其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 ) A. ②③⑦ B. ②⑥⑦ C. ①④⑧ D. ④⑥⑧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 用10mL量筒量取蒸馏水 C. 用稀盐酸鉴别食盐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D. 蒸馏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和中,所含原子数相同 5.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所含原子数相等 B. 气体密度相等 C. 气体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6.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则的体积为( ) A. L B. L C. L D. L 7.的质量数常被当作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这里的“近似”不包括的含义是( ) A. 氧的其它同位素的丰度太低,被忽略了 B.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很接近于1 C.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总是取整数 D. 电子的质量太小 8.下列关于明胶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胶胶体和NaCl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 明胶胶体与胶体混合后有沉淀产生,说明明胶胶体带负电 C. 明胶胶体不断搅拌后仍能稳定存在 D. 明胶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9.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Pd粉末可以吸附896体积的氢气形成一种氢化物,已知Pd粉末的密度为,据此可知P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10.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将饱和溶液滴入热NaOH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一段时间后,若往烧杯中液体滴加硝酸酸化硝酸银有白色沉淀,则半透膜破损 C.装置可用于氯酸钾加热分解 D.装置可用于粗盐提纯中制备纯净氯化钠晶体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有关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含有 B.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氢氧化铁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C. 在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其中含有 D. 在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产生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可能含 12.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时,下列因素可能造成结果偏高的是( ) A. 硫酸的量不足 B. 镁带中含有少量金属铝杂质 C. 称量的镁带表面有氧化膜 D. 镁带中含有不与硫酸反应的杂质 13.将完全溶于1L水中,溶液密度为,溶液体积为VmL,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 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D. 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等质量水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14.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目的相符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A 除去NaCl固体中的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B 除去气体中的HCl 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洗气 C 除去固体中的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适量的Fe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1kPa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 B. 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为 C. 气体摩尔体积仅指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 D. 若1mol 气体体积约为,则它所处的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1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中子数,比的多4个 B. 1molFe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的数目为 C. 在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 常温常压下与足量反应,生成HCl分子的数目为 17.氮气的摩尔质量为,一定条件下密度为,若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