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又双叒火了! 上篇“灿烂文明”向世界观众介绍了四大发明、飞天、丝绸之路、音乐、汉字、书法等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下篇“辉煌时代”表现了56个民族和谐共存的现在,并用宇航员、地球仪,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走向没有矛盾和歧视的未来。 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统称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包括讲仁爱、重民生、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 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包括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简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如果让你用几个词形容中华文化 你会选择哪几个词?为什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广博而高深,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了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共计26项。 中国的数学早于西方几百年,形成了以计算见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特点的数学理论体系。 中国的天文历法以农业应用为本,对天体位置的计算十分精确,历法应用的规模之广、延续的时间之久为世界罕见。 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令当时的欧洲人特别钟爱,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 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 中国的铁器也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之久,其产量、质量都令西方称羡不已。 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中国的医药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 ………… 阅读课本 P96-97 相关链接的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 对世界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对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判断: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