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章 水与人类(1)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梳理 第1节 人类家园中的水 1.地球上的水:_____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陆地淡水最多的是_____。地球上虽有丰富的水,但淡水仅占总水量的_____。 2.水资源的分布: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_____、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这些水仅占淡水总量的_____。区域内_____越活跃,其水资源就相对越丰富。_____地区和_____地区的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_____和_____地区的水资源则比较贫乏。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_____分布上很不均衡。 海水 冰川水 2.53% 河流水 0.3% 水循环 赤道附近 沿海 内陆 沙漠 时间 知识点梳理 3.地球上的水循环: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_____、_____、植物蒸腾、凝结、_____、_____、径流等方式实现循环。地球上的水循环发生在_____、海洋、_____之间。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发生着_____,在海洋和大气之间发生着_____,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发生着_____。 4.人体中的水: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水是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水是人体_____和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物质,参与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以及_____和_____的转换都需要水的参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___ L水。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陆地 大气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人体 细胞 体液 物质 能量 2~2.5 练一练 1.科学研究表明: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后,就会变成老化水,俗称“死水”,不利于饮用。使陆地上的水成为“活水”,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海洋循环 B 2.动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水环境,都有特殊的结构和本领。下列不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引起的是( ) A.白杨树冬天要落叶 B.仙人掌的叶长成刺状 C.沙拐枣的根深深扎入地下 D.芭蕉的叶片很大 D 知识点梳理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溶解性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 1.使用滴管时,胶头在_____,管口在_____,滴管口_____(填“能”或“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滴管用后应立即_____,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2.往试管中加块状固体时,可以用_____夹取;加粉末状固体时,可以用_____或_____。 3.溶液是_____、_____的混合物。溶液由_____和____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称为_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_____。 上 下 不能 冲洗 镊子 药匙 纸槽 均一 稳定 溶质 溶剂 溶质 溶剂 知识点梳理 4._____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5._____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6.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_____、_____、_____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但也有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除了水以外,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溶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溶剂。 7.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_____的种类、_____的种类、_____等。 乳浊液 悬浊液 固体 液体 气体 酒精 汽油 四氯乙烯 丙酮 香蕉水 溶质 溶剂 温度 练一练 3.小燕同学探究影响物质M溶解性的因素,操作如下:取三只烧杯,分别加入10 g冷水、热水和酒精,然后各加入5 g物质M,充分搅拌后出现图甲、乙、丙所示的现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比较,可得出结论:物质M的溶解性受_____的影响。 (2)通过_____两组比较,说明溶剂种类不同,物质M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温度 甲、丙 知识点梳理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度 2.(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_____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 还能 不饱和溶液 不能 饱和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 ℃时的 溶解度 大于或等于10 g 大于或等于1 g 而小于10 g 大于或等于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