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感市新高考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1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措施能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的是( ) A. 降低温度 B. 加入催化剂 C. 扩大容器体积 D. 增大反应物浓度 2.实验室配制溶液时,需区分电解质的强弱以控制溶解和电离效果。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CH3COOH B. NH3 H2O C. H2O D. NaClO 3.热化学方程式是工业生产中计算反应热、优化工艺的重要依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工业制硫酸中SO2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ΔH=-196.6kJ mol-1 B. 氢气的燃烧热(25℃、101kPa):ΔH=-285.8kJ mol-1 C. 焦炭燃烧生成CO2:C(s)+O2(g)=CO2(g)ΔH=+393.5kJ mol-1 D. 电解水制氢气:2H2(g)+O2(g)=2H2O(g)ΔH=-571.6kJ 4.如下图所示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的投入量 C. 加催化剂 D. 减小压强 5.氢气是清洁能源,其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的ΔH<0 B. 氢气燃烧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C. 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且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D. 1molH2与0.5molO2反应生成1molH2O(g)和生成1molH2O(l),放出的热量相同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 A. 用图①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氢氧化钠分批加入,测定的中和热数值误差更小 B. 图②是测定盐酸物质的量浓度 C. 图③是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图④用于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7.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式。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C.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8.下列常见的盐溶液中,因盐类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 KCl溶液 B. Na2CO3溶液 C. NaHSO4溶液 D. NH4NO3溶液 9.工业上用焦炭还原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制备铁,涉及如下反应: ①C(s)+O2(g)=CO2(g) ② 则反应的ΔH为( ) A. -110.5kJ mol-1 B. +110.5kJ mol-1 C. -676.5kJ mol-1 D. +676.5kJ mol-1 10.实验室配制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时,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B. 溶液中c(H+)增大 C. 溶液中增大 D.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11.H2与N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NH3,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吸收能量 B. ②→③形成了N-H键 C. 该催化剂可提高NH3的平衡产率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2.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变化相符的是( )(夹持装置已略去) A.验证浓硫酸稀释为放热过程 B.验证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验证温度对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D.稳定性:C(s,石墨)<C(s,金刚石)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 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 mol-1 B. 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