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5600

第9课 秦统一中国(21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3472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秦统一,统一,中国,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铁器牛耕的使用) 统一: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居民,由不同民族组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封建国家(社会形态):特征是地主占有土地,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无土地,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 阶级矛盾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25年 东汉建立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导入 天下恶(wū,通“乌”,表示“如何”“怎么”的疑问语气)乎定? 定于一 梁襄王 孟子 唯有统一方能安定! 何以定一?由谁来定一?为什么这一时期能够定一? 《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重点: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 1. 背景(原因) 一、何以定———秦灭六国 阅读教材,思考秦能成功统一六国的原因?为什么是秦统一?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吕氏春秋》 ①广大民众期盼结束战争,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②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使秦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 ③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 材料三(P52相关史事):秦王嬴政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的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2.过程 一、何以定———秦灭六国 观察地图 1.指出秦灭六国的时间和路线 2.说明秦灭六国采取的策略 咸阳 秦 韩(公元前230年) 赵(公元前228年) 魏(公元前225年) 楚(公元前223年) 燕(公元前222年) 齐(公元前221年) ④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含 着 委 屈 咽 气 公元前221年 咸阳 嬴政 都 城 时 间 建立者 秦朝 嬴 区分:秦国与秦朝;夏朝与秦朝 3.意义 一、何以定———秦灭六国 结合所学思考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秦形势图】 争霸战争 分裂动荡 兼并战争 局部统一 秦朝统一 军事上(疆域上)的统一,是否代表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秦朝如何才能巩固辛苦得来的统一局面? 烦恼二:各地交流、贸易不便? 烦恼一:国家实行什么制度? 嬴政的烦恼 二、何以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给秦朝哪些启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中央:王室衰微 地方:诸侯争霸 建立新制度 加强君主权威 削弱地方权力 创立以皇帝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制度 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礼崩乐坏 1.皇帝制度 二、何以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③皇帝独尊 ②皇位世袭 ①皇权至上 阅读材料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 创立皇帝制度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三公九卿制 二、何以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三公九卿制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栗内史 少府 军事 行政 监察 三公 九卿 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 三公九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