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NaHCO, 化学试题 水因 2025.11 NaCO,溶液 A.除去CO2中混有B.验证Na2CO3和C.转移热蒸发皿至D.加热试管中的 注意事项: 的少量HCI NaHCO,的稳定性 陶土网 液体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A.石灰乳中通入少量CO2:Ca2++2OH+CO2=CaCO3↓+H2O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B.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3Cu2++2Fe=2Fe++3Cu 试卷上无效。 C.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SO+OH+Ba2+=H2O+BaSO,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D.用绿矾处理含有Cr2O号的酸性废水:6Fe2++Cr2O号+14H+=6Fe3+十2Cr3++7H2O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P31S32C135.5 6.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可观察到如下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成为 Mn 55 Fe 56 白色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A.钾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可制取金属钠 B.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1.我国科学家对现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出现液滴的原因是NaOH易吸水潮解D.上述转化中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均为电解质 A.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7.下列实验操作得到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B.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使用沸点比乙醇更低的乙醚(34.6℃)来提取青蒿中的抗疟物质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C.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盐 Fe(OH)3胶体带 D.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油水分离材料,对近海石油的开采和含油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帮助 A 生成红褐色沉淀 酸至过量 电荷 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 该溶液中一定含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长距离运输鱼苗,加入一定量的NazO2做供氧剂和杀菌剂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CO3 B.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处理含酸量超标的污水 向KMnO,溶液中逐滴滴加 KMnO,溶液颜色逐渐 C H2O2表现氧化性 C.烹煮食物后期加入食盐,防止NaCI长时间受热分解 H2O2溶液 褪去 D.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可用作食用碱 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溶液中有一条光 此蛋白质溶液属于 D 3.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溶液 亮的通路 胶体 A.活泼金属钠燃烧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实验室未用完的钠、钾、白磷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A.NaOH溶液中:NO、Na+、SO、Mg2+ 渔风① B.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A13+、K+、Cu2+、NO3 C.探究钠与水的反应时,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图标为 C.无色透明的溶液中:Mg2+、Fe+、C、Ba2+ D.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D.FeCl2溶液中:H+、MnO,、SO、I 高一化学试题(A) 第1页(共8页) 高一化学试题(A)人教第2页(共8页)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答案 2025.11 1.【答案】B 【解析】A.侯氏联合制碱法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热 分解生成碳酸钠,是化学变化;B.植物青蒿中含有抗虐物质青蒿素,用乙醚提取是物理变化:C, 合成牛胰岛素是化学变化:D.合成油水分离材料是化学变化;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A.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NaOH有腐蚀性;B.工业上通常用熟石灰处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