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1月期中考试 化学教)参考答案 1.C【解析】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作为牺牲阳极被腐蚀,保护母船金属结构,故B 正确:C.铝合金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治炼铝,C错误。 2.A【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A错误;B.滴定终 点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可将沾附的溶液冲入瓶底,确保所有样品参与反应,不影响 溶质的量,B正确:C.2NO2(g)=N,O,(g)△H<0,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颜 色加深,C正确。 3.D【解析】C.电解精炼铜时,纯铜作阴极,Cu+被还原为C,发生的阴极反应为: Cu2++2e=Cu,C错误。 4.B【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 应的活化能,A正确:B.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两个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 大于第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是慢反应,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第一步反应,B错误;C.由 图可知,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正确:D.催 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不会改变总反应的△H,D正确。 5.A【解析】A.△H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决定,与反应条件无关,因此光照或点燃条 件下的△H相同,A正确:B.燃烧热要求生成液态水,而选项中生成气态水,△H应大于 一1366.8kJmo,B错误:C.稀硫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过程,△H应为负值,符号 错误,应为:H(aq)+OH(aq=H,O)△H=一57.3kJ/mol,C错误;D.S(s)燃烧需先吸热 变为S(g),总放热量少于S(g)直接燃烧,焓变为负,故△H>△,D错误。 6.D【解析】A.Fe+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pH=1的溶液中, NO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F2*+具有还原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B错误;C.由水电离出的c(H)=1×102ol·L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酸 性时,HCO,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时,Mg2、HCO;都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澄清 透明的溶液可以有颜色,K+、Na、SO42、MnO4之间均不会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 确。 7.B【解析】B.外加电流法防护中,被保护金属(钢闸门)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辅 助阳极(不溶性)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钢闸门,防止钢闸门失电子, 图中装置符合外加电流法,B正确。 8.C【解析】A.锥形瓶经蒸馏水洗净后,不影响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所以无影响,A正确: B.用标准盐酸测定氨水的浓度,反应终点时溶液呈酸性,最适宜使用的指示剂是甲基橙, B正确:C,盛放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所读读数偏大, 高二化学第1页篮 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苏教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访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一140-16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钢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属于化学变化 B.深海一号母船海水浸泡区镶上铝基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金属防腐原理 C.铝合金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铝溶液冶炼铝 D.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制氢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标准液 稀硫酸 热水 冰水 瑟一样品溶液 NO2和N204混合气体 A.用pH试纸测B.滴定终点前冲 C.探究温度对化学D. 测定锌与稀硫 定溶液pH 洗锥形瓶内壁 平衡移动的影响 酸的反应速率 3.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3的电离:H2S0→2H+十SO B.熔融的NaHSO:电离:NaHSO4=Nat+H++SO C.电解精炼铜时阴极反应:Cu-2e一Cu+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PbSO4十2e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