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高三上学期中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Na 23 S32 Ti 48 Cr 52 Mn 55 Cu 64Sr 88 I 127 La 1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羊毛制衣前用福尔马林浸泡防腐 B.食用油久置变质产生“哈喇”味 C.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防锈 D.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制备水泥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NBr 分子的球棍模型:( B. SCl 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C.向石灰石悬浊液中通入足量CO 的离子方程式: D.以铜为电极电解 MgCl 溶液制备 H 和 3.下列事实与相应化学或哲学观点不对应的是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但过量会危害人体健康———矛盾对立统一 C.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而浓硫酸与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物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但硬度、导电性等差异显著———结构决定性质 4.下列化学实验目的与相应实验示意图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金属钠燃烧 甲烷和Cl 的反应 铁粉和水蒸气反应 外加电流法保护钢闸门 实验 示意图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60是由五碳环和六碳环组成的足球状纳米级超分子 B.工业盐酸因含[FeCl ] 而显亮黄色,加入 AgNO 固体颜色变浅,说明 在高浓度 Cl 条件下稳定 C.石墨晶体中每个C原子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 D.将土壤悬浊液过滤之后所得溶液和胶体的混合体系用激光笔照射时,也可以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光亮的通路 6.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分子结构如下。W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和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Y>Z B. Y 最低负价为-3 C. W X和W Z中的键长:前者<后者 D. W、X和Z 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强酸 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性质或应用 解释 A Na 的卤化物熔点高于 Si的卤化物 前者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后者熔化克服的是比离子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B 铜氨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产生蓝色晶体 乙醇的极性小于 H O C 用15-冠-5识别分离溶液中 Na Na 半径与该冠醚的空腔周长相当 D O 在 CCl 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 O 的极性微弱,更接近非极性分子的性质 8.已知甲酸发生分解反应可能有以下两种途径: ①HCOOH(g)═CO(g)+H O(g);②HCOOH(g)═CO (g)+H (g)。 一定温度下,使用某催化剂催化甲酸分解,反应历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反应①的选择性优于反应② B.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分解反应、吸热反应 C.对比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历程,可知极性大的共价键更容易断裂 D.升高温度可提高 CO 纯度,故温度越高,CO 生成效率越高 9.晶体 的晶胞如图所示。在 位引入低价 形成 时,在 范围内会产生超导态。O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5,0.5) B.铜离子配位数为6 C.晶体密度为 D.若晶胞参数不发生变化,超导态晶体密度比原晶体密度大 10.乳酸正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某种合成装置如图。将乳酸、正丙醇和 催化剂投入三颈烧瓶中,再滴加1%的甲基紫溶液4~6滴,将变色硅胶装入小孔冷凝柱中,103 ℃左右加热反应6h,降温,110℃常压蒸馏得正丙醇,120 ℃减压蒸馏得产物。已知:①甲基紫在 pH=1.5时为蓝色,pH=3.2时为紫色;②变色硅胶中加入了CoCl ,无水时为蓝色,充分吸水后为粉红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 O标记正丙醇的羟基,则反应后 O可出现在产物水中 B.据蒸馏操作知正丙醇沸点低于110℃,产物沸点高于120℃ C.该实验中催化剂用硫酸氢钠代替浓硫酸可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