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且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试卷不回收。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C-12,O-16,S-32,Cl-35.5,Fe-56,I-12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 B. C. D.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基态镁原子最外层电子云轮廓图: B. 的VSEPR模型: C. 的系统命名:2,2,4-三甲基戊烷 D. 的电子式: 3. 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压法聚乙烯含有较多支链,无毒,较柔软,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 B.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以作膨松剂 C. 光导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通讯电缆 D. 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受热后不能软化或熔融,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用于制作电器开关 4.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烧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径大小: B. 化合物中离子键百分数: C. 第一电离能大小: D. 电负性大小: 5. 在酸性条件下甲醇可以将转化为无害的气体排放,甲醇转化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转移电子则生成 B. 对应的产物为 C.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D.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95%乙醇中加入后制无水乙醇 B.用加热氯化铵来制取 C.通过实验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D.用于测定葡萄酒中的含量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分子结构 B. 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高于对羟基苯甲醛 C. “杯酚”与发生化学反应,不与反应,从而分离和 D. 溴乙烷与乙醇溶液混合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可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溶液中通入少量 B. 用惰性电极电解水溶液: C. 乙酸乙酯与溶液共热: D.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9. 葡萄糖、葡萄糖酸和葡萄糖-δ-内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可以与分子内的羟基作用,形成六元环状结构 B. 葡萄糖酸有对映异构,1分子葡萄糖酸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C. 制作豆腐时,可以用葡萄糖--内酯作凝固剂 D. 葡萄糖--内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葡萄糖和葡萄糖酸 10. 探究含铜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如下: 步骤I:取一定量溶液,加入适量浓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步骤II:将沉淀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氨水、稀盐酸,沉淀均完全溶解,溶液分别呈现深蓝色、蓝色。 步骤III:向步骤II所得的深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打磨过的铁钉,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稀盐酸,振荡后静置,产生少量气泡,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I产生的蓝色沉淀为 B. 由铜化合物的转化可知,与铜离子的结合能力: C. 步骤III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铁钉遇深蓝色溶液迅速钝化 D. 步骤III中产生气体、析出红色物质的反应为: 11. 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催化加氢制的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1: 反应2: 恒压下,将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测得出口处的转化率及和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③表示CO的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