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6页。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 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步长为10cm B.教室的高度为3.5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2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9s 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 B.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C.声音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小明早上上学时将一支示数为36℃的体温计放在房间的书桌上,放学回家时发现 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6℃,则他去上学的这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 A.可能高于36℃ B.一定高于36℃ C.可能等于36℃ D.一定低于36℃ 4.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有规律的声音都是乐音 C.高架桥两侧架设有隔音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D.乐音悦耳动听,使人精神愉悦,所以乐音不会成为噪声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试题卷第1页(共6页) 三湘 5.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立春时节河冰化成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时节花草上的白霜 6.如图所示,现代汽车通常配置倒车雷达来辅助倒车,下列关于倒车雷达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倒车时,汽车会发出“嘀嘀嘀”的提示音,那是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 B.倒车雷达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倒车雷达利用声音测距离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声音更快。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为两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列关于两种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音调、响度相同 B.响度、音色相同 C.音调、音色相同 D.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 8.对下列谚语理解正确的是 A.“雨水有雨,一年多雨”一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一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晴天,立春雪多”一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9.下列生活中的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A.“响鼓也需重锤敲”,说明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的人 C.“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目名卷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试题卷第2页(共6页) 三湘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9 10 11 12 答案 B B C C B C A C B D C D 1.B 解析: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步长约为50cm。故A不符合实际;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 教室高度略高于普通楼层,在3.5m左右。故B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 1min跳动约70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C不符合实际;男子百米世界纪录 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跑的成绩在15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2.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响 度大小、是否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