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8875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93026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哲学,必修,统编,思想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刹那间山河破碎,日月无光 满目疮痍,举国同悲! 此后的16年中 中国大地依然震颤不止 2010年玉树地震2698人遇难 2022年泸定地震93人遇难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从古至今,人们是对地震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我们至今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到来,是否意味着人类无法正确认识世界?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2024统编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新授课课件 议题1 谈古论今人类如何解释地震? 总议题:探索地震的奥秘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2 人类最终能否准确预测地震? 议题3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议题1 谈古论今人类如何解释地震? 解释1:鳌鱼换肩 解释2:祝融胜共工 解释3:君王失德 议题1 谈古论今人类如何解释地震? Rural vitalization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史记》 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庄子》 地固将自动。———东汉王充 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魏书》 活动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地震和人类的解释之间有何关系? 重难点突破: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议题2 人类最终能否准确地预测地震? Rural vitalization 活动任务: 1.你认为人类最终能否准确地预测地震? 2.未来的我们究竟如何应对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 1997年,知名地震学家罗伯特 盖勒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宣称“地震无法预测”。标志着国际科学界对地震预测的信心降到谷底。 核心困难包括震源深度可达数十千米,远远超过人类的探测极限。还包括地震前兆对人类观测者而言,几乎是随机出现、难以捉摸。在浩如烟海的异常中找到准确信号,更是难上加难。 议题2 人类最终能否准确地预测地震? Rural vitalization 议题2 人类最终能否准确地预测地震? Rural vitalization 议题3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活动任务:上述关于地震的解释反映了哪些哲学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 神话1:鳌鱼转侧形成地震。 神话2: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地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天崩地裂形成地震。 汉宣帝在罪己诏中说:“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 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 主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阵营 观点 基本形态 主要区别 代表人物 唯 物 主 义 唯 心 主 义 物质是本原的, 意识是派生的, 先物质后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本原的, 物质依赖于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的色彩。 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泰勒斯、范缜 约翰·道尔顿 狄德罗 马克思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将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朱熹:理生万物 柏拉图、黑格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