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诗经·周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的含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使用的对比、衬托、夸张等艺术手法,感受意境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发挥想象力,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学习诗人不畏权贵,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知人 论世 字 号 称号 朝代 诗派 爱好 诗风 诗集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唐代 浪漫主义诗人 赏月、饮酒、作诗、漫游 《李太白集》 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701年-762年 56-61岁 757年-762年 44-55岁 745年-756年 42-44岁 742年-744年 25-41岁 726年-742年 24岁前 701年-725年 蜀地漫游 读书求道 仗剑远游干谒求仕 供奉翰林 长安失意 乱世流离病逝当涂 少年意气,博览群书,兼修剑术、学道,打下 “儒、道、侠” 三重思想基础。 赐金放还再度漫游 李白的一生 中年求索,理想与现实开始碰撞:既渴望建功立业,又不愿妥协世俗规则。 理想巅峰与幻灭,“入仕理想” 首次遭遇重创。 游历四方,结识杜甫、高适等人,“儒、道、侠”思想融合一体。 卷入永王之乱,被流放夜郎;漂泊无依,投靠族叔,客死当涂。 背景探寻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于是李白就奉诏入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以为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就要实现了,可他只是供奉翰林,被看作词臣,又受到权贵的排挤。天宝三载(744),李白被“赐金放还”。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心中块垒难消。第二年,他由东鲁南游吴越,这首诗是他临行前写给东鲁的朋友的。 游仙诗就其本意而言,指的是古代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个人思想情感的诗歌,游仙诗至汉魏六朝基本成型,魏晋南北朝以后,尽管诗游仙诗不像此前那样兴盛,但作此类诗歌者依然大有人在,优先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具备浪漫的色调。 游仙诗 标题解读 《 》 梦中游历,说明内容的虚实 梦游的地点 古代乐府诗体裁的一种,与“歌”“行”属于同一类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写作目的:告别,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友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①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 。 ②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 溪。谢公 宿sù处今尚在,渌 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zhuó谢公屐jī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zhuǎn 路不定,迷花倚yǐ石忽已暝míng。熊咆龙吟yín殷yǐn岩泉栗lì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dàn 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luán 崩摧。洞天石扉fēi,訇hōng 然中开。青冥míng 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ní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sè 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 huǎng惊起而长嗟jiē。惟觉jiào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③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瀛 洲 yínɡ 正读字音 天 姥 mǔ 剡 溪 shàn 屐 jī 殷 岩 泉 yǐn 澹 dàn 訇 然 hōng 青 冥 cuī míng 鸾 luán 魂 悸 jì 魄 pò 恍 huǎng 觉 jiào 摧 眉 DREAM 理清思路 这首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的? 围绕着“梦”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梦游之因(起)——— 第二段:梦游之景(见)——— 第三段:梦醒之感(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