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9328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1-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092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政治,必修,统编,思想政治,学年
  • cover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展开,着重探讨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优势的民主形式。本课是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通过学习本框内容,带领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全面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认同人民代表制度具有优越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学情分析 学生心智特征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习动力较强,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于新知识保持好奇,但是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教师通过情境材料的选取,知识的建构,问题的启发,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度学习。 学生已有经验分析。学生已具备合作探究,搜集整理分析资料,预习教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为学习本节课做了一定的准备。 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根据三个相互关联的参照维度(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全面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认同人民代表制度具有优越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制度探索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的认同; 比较中西方政治制度设计的差异以及制度运行中表现出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理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重点难点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突破策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政治制度进行对比,思考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才是好的制度,应该满足哪些标准,得知民主和有效是评价制度好坏最重要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小组合作搜集相关实例证明优越性的具体表现,课堂交流,达成共识。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突破策略:引导学生预习且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涵、地位、基本功能、优越性,国体与政体的关系等内容,小组合作绘出思维导图,课堂交流,理清思路,说明依据。 整体思路 议题: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个好制度? 问题1:制度的好坏有何评价标准? 问题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 问题3:制度强则国家强有何体现? 教师导入:介绍整本书的设计思路,直接导入,展示素养目标及目录。 教师过渡:近代以来,为了解决“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这个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各种主张和方案几乎都尝试过,又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亿万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播放视频:《伟大的制度创造1》 环节一:问题1:制度的好坏有何评价标准? 议学情境:   材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