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0113

第13课 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 导学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171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导学案
  • cover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问题导学】 ⑴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时间、背景及概况,理解独立后拉美人民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原因 ⑵了解亚洲觉醒的背景及表现(中、印重点),理解亚洲觉醒的特点及意义 ⑶了解非洲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其斗争的特点。 ⑷记住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理解这些运动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结合“拓展提升”理解即可) 【知能结构】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 ㈠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1804—1926) (1)背景(原因条件): ①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原因) ②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④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⑤美国的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⑵主要事件 ①1804年海地的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②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③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民主革命的继续 (1)背景(独立后的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内:①独立后的拉美国家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国。 ②各国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制度),大多政局动荡,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外:①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与政治渗透; ②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装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⑵主要事件 ①1898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②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一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概念阐释〗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问题探究】独立后的拉丁美洲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材料一 独立以后仍然盛行大地产制,殖民地时期绝大多数克列奥地主的大地产不仅原封未动,而且他们又利用独立后掌权的条件,霸占从殖民者那里没收来的大量地产。这些大地产克列奥地主的大庄园,基本上仍保持中世纪的剥削方式。 材料二 拉美各国独立后,除巴西实行帝制政体外,其他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这是一种与欧美的民主共和制不同的考迪罗主义的共和政体,(考迪罗,意为领袖或首领。)考迪罗主义实际上是军人专政的军事独裁制,是大地主专政的一种表现形式。 材料三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崩溃后,欧美列强主要是英美法德等国的势力便伸向了拉丁美洲。许多拉美国家在经济上已成为英国的附庸;美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以武力攫取欧美国家尤其是墨西哥的领土,同时对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加强控制。 内部:经济上,独立以后的拉美仍然盛行大地产制,保持中世纪的剥削方式。政治上,考迪罗主义实际上是军人专政的军事独裁制,拉美各国政局动荡。外部: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更是提出了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和武力干涉。 二、亚洲的觉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