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0384

实验题专项练(六)--2026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练(含解析)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059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实验,专项,--2026,高考,物理,二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实验题专项练(六) (分值:16分) 1.(7分)如图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透明材料制成的柱形光学元件的横截面,AC是半径为R的圆弧,某实验小组为测量该光学元件的折射率,先通过作图确定了圆弧圆心O的位置。请回答下面问题: (1)实验小组先在O处插一枚大头针P1,然后在线段OB和OC之间某一位置插大头针P2,在BC边右侧任意位置观察,发现P2都无法挡住P1,原因是            ,若要在BC边右侧观察到P2挡住P1,应将P2向    (选填“OB”或“OC”)边方向移动。 (2)该小组经过讨论,重新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O处插大头针P1,在BC边右侧合适位置插大头针P2,调整观察角度,再插上大头针P3,使P3把P1和P2都挡住; ②画出元件边界,作出图乙所示光路图,以P2、P3连线与BC边交点O'为圆心作圆,分别过圆与直线OO'和P2P3的交点作BC边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1、N2; ③用刻度尺测出线段O'N1和O'N2的长度分别为d1、d2,则该元件的折射率n=    。 (3)若测得该元件的折射率n=2,在O处固定一点光源,只考虑首次从圆弧AC直接射向AB、BC的光线,从点光源射向圆弧AC的光中,有一部分不能从AB、BC面直接射出,则这部分光照射到圆弧AC上的弧长为    。 2.(9分)(2025湖北襄阳模拟)为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中,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 Ω,对应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乙中仅连接了部分线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应置于最  (选填“左”或“右”)端。 (3)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7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丙坐标轴上已标出6组数据点,请在图丙中补充剩余1组数据点,并绘制U-I图像。 I/A 0.13 0.17 0.20 0.23 0.27 0.30 0.33 U/V 1.30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丙 (4)根据图丙中绘制的U-I图像,计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为E=     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内阻为r=     Ω(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若实验中未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干电池内阻r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答案 (1)光线发生了全反射 OC (2) (3)πR 解析 (1)发现P2都无法挡住P1,原因是光线发生了全反射,应减小入射角,即将P2向OC边方向移动。 (2)根据折射定律可知n=。 (3)测得该元件的折射率n=2,则全反射的临界角为sin C=,则C=30°,如图所示,若沿OE方向射到AB面上的光线刚好发生全反射,则∠AOF=30°,同理,若沿OG方向射入的光线恰好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可得∠COG=30°,因此∠FOH=30°,据几何关系可得FH=×2πR=πR。 2.答案 (1)见解析图(a) (2)左 (3)见解析图(b) (4)1.5 0.5 (5)偏小 解析 (1)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压表量程选择0~3 V,电流表量程选择0~0.6 A。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a)所示。 (a) (2)S闭合前,为了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到最大,结合题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应置于最左端。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且直线尽可能通过更多的点,连线如图(b)所示。 (b)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E-I(r+R1),可知U-I图像的纵截距代表电动势,即b=E,斜率绝对值代表电源的内阻,即|k|=r+R1,结合图(b)可知E=1.5 V,r=0.5 Ω。 (5)实验测量电源内阻采用的是伏安法测电阻中的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将使得电源内阻的测量值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