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城一中枣阳一中曾都一中 2025一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襄阳六中南漳一中 老河口一中 高二思想政治试题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全球科学界关于气候变暖的共识及其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的证据,某国政要以“气候数 据存在不确定性”为由,拒绝承担减排责任,并称这是“一个旨在限制本国工业发展的骗局”。 下列选项中,与该国政要的立场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②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年,某国际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宜布他们利用最新量子传感技术, 历时十一年成功绘制出全球首张“地球内部地幔对流的三维超清动态图谱”。该图谱以前 所未有的精度揭示了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对预测地震和理解地球演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能动创造性,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人们可以通过意识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鄂北六校联考*高二思想政治试题(共6页)第1页 3.伤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体现了文人面对春光易逝、繁华将尽的哀婉与哲思。 不同诗人笔下的伤春情怀各异:晏殊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饱含对时光流逝的怅惘;杜 甫则借“感时花溅泪”将家国之痛融入春景,悲慨深沉。江南春尽的绵绵烟雨与塞北暮春的 萧瑟风沙,也为这一情感增添了迥异的地域色调。对此,最恰当的哲学解读是() ①大脑是产生伤春情感的物质器官 ②地理环境是伤春情感形成的客观物质要素 ③伤春情感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④伤春主题在不同诗人笔下的差异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大漆是从漆树中提炼的天然涂料,具有耐久、防水、抗腐蚀的特性。古代工匠通过长期实践, 掌握了在特定温湿度下将大漆涂刷于胎体(如木、竹)的技艺。经过多道工序,大漆固化形 成坚韧光亮的保护层,使漆器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人能够根据事物固有属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对大漆特性的真理性认识在制作中得到检验 ③漆器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大漆的功能 ④大漆的属性和功能是其价值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斗”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楷书、简体字,呈现 独特的发展轨迹。甲骨文的“斗”字生动展现两人徒手搏斗之态,篆书字形偏离打斗形象。 楷书照猫画虎写作“鬥”,汉字简化时,借“鬥”简化为“斗”。据此可知() 界1 斗 甲骨文 篆书 楷书 简体字 ①“斗”字的演变过程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 ②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各有特殊性 ④汉字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漫画《天上掉“馅饼”,地下有陷阱》蕴含深刻哲理,下列选项符合漫画主台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 ③梅须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