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陆变迁 2025年1月7日,我国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2025年2月9日,洪都拉斯以北海域发生7.6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2025年5月19日,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发生4.2级地震。右图示意地震时避震情景。 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改变地表的形态,它们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哪些地区是火山地震的多发地带呢? 1.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区域认知) 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综合思维) [教材梳理] 一、海陆的运动和变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6~3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海陆变迁: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1] 和[2] 之中,有些地方会由海洋变成陆地,有些地方会由陆地变成海洋。 2.海陆变迁的原因:[3] 、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二、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学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7~4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大陆漂移学说 (1)提出者:魏格纳。 (2)观点:认为陆地与海洋之间的[4] 是变化的。 (3)内容:根据大陆的[5] 、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和[6] 等方面的资料,魏格纳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为[7] ,其周围是广阔的海洋,称为[8] 。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几块,每一块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不同方向漂移,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海陆分布状况。 (4)验证:“大陆漂移说”提出40多年后,科学家复原了2亿年前的泛大陆格局,又通过对洋底的考察,弄清楚了海底是如何扩张的。 (5)大陆漂移的动力:地球内部物质的[9] 。 2.板块构造学说 (1)背景:20世纪60年代,地质学家在研究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10 学说。 (2)内容:该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六大板块,它们分别是11 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12 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每个板块的厚度、大小均不相等。这些板块在地幔上漂移运动,就像木板在水面上漂浮移动一样。正是板块的运动使得陆地与海洋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3)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13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14 ,表现为相邻板块彼此15 和16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17 地带。 (4)世界著名的山系也多位于板块与板块的18 地带,如科迪勒拉山系。 [识图竞赛] 证据一 证据二 证据三 图1 图2 (1)在图1所示的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中证据一上填出大西洋、非洲和南美洲、欧洲。并把证据一、证据二、证据三对应的地理事项描述清楚。 证据一:[1] 。 证据二:[2] 。 证据三:[3] 。 (2)在图2所示的世界板块分布图中合适的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 六大板块:①亚欧板块、②美洲板块、③太平洋板块、④南极洲板块、⑤印度洋板块、⑥非洲板块。 火山地震多发地:A喜马拉雅山脉、B科迪勒拉山系。 [点拨重点难点] 1.海陆变迁的若干例证 ①地震、火山是人们直接感觉到的地壳运动;②我国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已高出海平面20~40米;③东非大裂谷在不断地扩张,将形成新的海洋;④南极大陆白雪皑皑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2.世界主要山脉与相应板块的位置关系 3.地理现象与板块构造学说 地理现象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 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相互张裂拉伸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