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百校11月联合测评巩固卷 生物 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4小题,每小题4分;5~8小题,每小题6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草履虫、绿藻、大肠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B.乳酸菌和酵母菌都不含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发菜和白菜都含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2.高盐环境下作物会大量减产,而宁夏枸杞对高盐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该过程与高盐条件 下C+跨膜运输进入根细胞增多有关,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Na N 号通道蛋白 Na+Na+ Na Na*NaN Ca ⊙N蛋白 Ca2+ Na*Ca2Ca2 国S蛋白 液泡 Na*Na* ④Ca2+载体蛋白 A.Ca2+运输进入细胞时,其转运蛋白的空间构象会发生改变 B.S蛋白可让胞内Na浓度下降的同时使胞内pH降低 C.高盐环境中Na进入细胞和进入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D.Ca+激活N蛋白和S蛋白可使植物适应高盐胁迫环境 3.某同学从紫冠豆角的种子中提取某种蛋白成分,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处理20mi,研 究该蛋白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第1页(共4页)】 26031C-FJ-1 9100y 90 80. a80 粉 淀 粉60 抑制率(选 4 50 0 常30 2468★012 温度/℃ PH A.实验时应将该蛋白成分与-淀粉酶混匀后,再设置不同的温度和pH B.该实验可通过检测还原糖的含量来判断该蛋白成分的抑制效果 C.该蛋白成分在80~100C条件下不能抑制c-淀粉酶活性 D.该蛋白成分在pH=4~10条件下对-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高 4.下图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分子开关调节机制,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使各种靶蛋白处于“开启” 或“关闭”的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P ADP A.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放能反应的过程 蛋白激酶 B.蛋白质去磷酸化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 @蛋白质 飞蛋白磷酸酸 C.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可改变靶蛋白的电荷分布与分子构象 Pi H20 D.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下列关于DNA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单链中有羟基和磷酸基团的末端分别称为5端和3'端 B.DNA分子中的碱基总数等于其内部全部基因所含的碱基数之和 C.T2噬菌体DNA复制时和细胞DNA复制时碱基配对的原则相同 D.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与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骨架有关 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实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瓶封口后立即与乙瓶连通确保反应同步进行 B.乙瓶的溶液变浑浊,表明酵母菌己经产生了CO2 C.甲瓶排出的CO2可能产自酵母菌的线粒体基质 D.检测乙醇时向乙瓶加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7.在细胞分裂时,微丝(一种细胞骨架)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实现线粒体 的运动和均匀分配;但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分裂出两个不同功能的子 细胞,这时线粒体会被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与乳腺干细胞相比,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 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DNA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微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在动物细胞中微丝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 C.在乳腺干细胞分裂时,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