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高考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 大单元突破练20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2025·甘肃白银三模)走进被称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大芬村,人人有画笔,处处是画作。大芬村的画家们在日复一日磨炼绘画技巧的同时,也在探索新的绘画语言,表达并传递出自己的生活与艺术态度。30余年的精雕细琢使大芬村从一穷二白的弹丸之地发展为遍地画师的艺术之村。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 ) ①优秀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文化素养一经形成即具相对稳定性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又享受文化 ④经济对当地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新疆乌鲁木齐二模)何尊是国宝级文物,也是刻骨铭心的“中国”印记,内底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说,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引领感召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新时代继续弘扬抗战精神( ) ①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需要 ②可以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推出的“数字中轴·时空舱”互动体验装置,通过数字孪生、云渲染等科技手段,将现实世界中的中轴线搬到了云端,并以4D时空再现了北京中轴线700多年的历史变迁。科技文化双向赋能( ) ①拓宽了文化交流渠道,展现了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②延续了民族文化血脉,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探索中华文明与科技交融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四川达州二模)近年来,到博物馆打卡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一批文博场馆也以新的“打开方式”上———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运河迷踪”密室逃脱,参与者在游戏中走近大运河的历史沿革、水工科技;浙江自然博物院一日营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体验挖掘探索的乐趣;河南博物院的《唐宫夜宴》XR大空间沉浸展上,人们穿越回大唐洛阳城,感受盛世风华……文博场馆的上述做法( ) ①将静态文物活态化,延伸了历史文化触角 ②探索文旅跨界融合,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③创新文化生产体制,提升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④拓展文博体验空间,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5·天津河西二模)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近日,京津冀三地的100支大学生团队、近500名师生代表,齐聚革命圣地,以脚步丈量红色历史,用心灵感悟延安精神,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上好行走的思政课,旨在( ) ①弘扬延安精神,筑牢青年学生的信仰之基 ②继承革命文化,确立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 ③汲取历史智慧,坚定“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④参与实践教学,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