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提要】 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无不蕴含着地理知识,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就能发现地理问题。地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和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章从日常生活着眼,帮助我们认识和欣赏所生存的世界,说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帮助我们认识地图,运用地图,了解学习地理的途径和方法,为日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体系】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认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差异。 2.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环境中与日常生活、生产有关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 3.地理实践力:举例说明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地理现象。 4.人地协调观:正确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学业要求】 学习本部分内容后,学生能够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地理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 <知识点> 1.解开地理之“谜” 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我们看到或遇到好多的事物和现象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 (1)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列举出一些属于“地理”的事物和现象吗? (2)联系日常生活,你能提出一个与地理有关的问题吗? 2.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环境特点,产生不同的生活活动。 (1)甲、乙两图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 这两种体育活动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开展呢 阿拉伯人出行选择骑骆驼,意大利威尼斯人出行则坐小船。他们不同的出行方式,能反映出两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3.地理与生产建设 人类自开始进行生产活动,就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有人想在新疆投资建一座柑橘罐头厂,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兴建一个工业企业需要考虑哪些条件吗? (2)仿照甲图示例,在乙图的空白框中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4.地理与风土人情 地理景观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多样的语言和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和宗教……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选择与图片相对应的地理环境,填入下表。 A.有“热带大陆”之称 B.地势低,河流纵横 C.温和湿润,适宜草坪生长 D.冬季漫长寒冷 【实践活动】 活动一:活用地理知识 案例材料: 上海—霍尔果斯公路(编号为G312,又称312国道),是一条贯通我国东南和西北,全程近5000千来的大动脉。它东接上海繁华大都市,经过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甘肃等7个省级行政区,西连新疆的戈壁和绿洲。这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温婉秀丽的江南水乡、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还有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北戈壁。 问题思考: (1)想一想,图甲至图丙的景观分别可能出现在312国道的哪一段。 (2)收集312国道沿线不同地方风土人情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一张地理小报。 活动二:探究影响聚落、工业、农业布局的因素 地理原理: 人们的生产活动收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往往不能素心所欲。城市的建设需要考虑自然环境要素,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工厂选址要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等条件。 探讨问题: (1)结合下图分析,城市的形成还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影响甘蔗种植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如果啤酒厂设在城区内,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走进地理的世界,我们会了解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现身边隐藏着许多地理奥秘。据此完成1、2题。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