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3330

湘教七上第二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学案及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921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地球,第二章,认识,一节,地球仪,学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二章 认识地球 【本章提要】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间,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到地球运动,人类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揭开了地球神秘的面纱。认识地球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和前提,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价值,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地球运动所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理性思维以及对身边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解释能力。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综合思维: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3.地理实践力:收集中国航关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4.人地协调观: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教具、学具等,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能够说出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等,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自主学习】 <知识点> 1.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是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更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园。 (1)地月系、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是怎样的? 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如今人们通过卫星发回的照片可以看清它的真实形状。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直到1519年9月—1522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自东向西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也第一次向人们证实了一个无可置疑的真理:地球的确是球形的。 (1)古代人们心目中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 (2)下图示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②此次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什么样子? (3)现代科学证实的地球是个什么样子?把地球的相关数据填注到下图中。 3.地球仪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直观演示地球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1)在地球仪上,请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线、南、北极和地轴。算一算,赤道与北极、南极各相差多少度?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上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如下图所示。 (2)观察图片,看看纬线、经线各有哪些特点,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字母代号 半球划分 (3)低、中、高纬度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北京在哪个纬度地区? (4)想一想,本初子午线是如何规定的?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东、向西,经线度数是怎样变化的?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叫作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5)读出图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并说明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实践活动】 活动一:经纬网的应用 活动资料: 在地图上,由于采用的制图方法不同,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人们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绘制不同的地图。 活动思考: (1)在经纬网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