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93638
专题02声与听觉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八上解析
日期:2025-11-2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64007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解析
,
专题
,
科学
,
教版
,
学年
,
--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声与听觉 ▉考点01 声音的产生 1 .探究声音的产生 实验探究1 实验探究2 实验过程 把一根橡皮筋套在椅子背的一角,用手将它拉紧,拨动橡皮筋。仔细倾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同时仔细观察橡皮筋的振动情 况。推测橡皮筋的振动与听到的声音之间有什么联系 将手指轻轻放在自己的咽喉处,然后发出“啊———的声音,体会手指的感觉 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 当橡皮筋振动时,它就会发出声音;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它就停止发出声音 当发出声音时,手指可以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 (1)概念: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2)能成为声源的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如:敲打桌子时,桌子振动发出声音;小溪的水流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吹笛子时,空气在笛子内振动发出声音。 ▉考点02 声音的传播 1.教材第8页探索活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实验图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名同学轻敲桌面,另一名同学把耳朵紧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将两张课桌移开一条小缝,重复以上实验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可以听到清晰的敲击声;两张课桌移开一条小缝,听到的声音很小,甚至听不到。说明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课桌传播的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将两块铁块或石块放 在玻璃缸内的水中互 相撞击 可以听到撞击声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 封的玻璃罩内,接通 电源使电铃发声,逐 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 气,听听声音的变化;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 璃罩内,听听声音的 变化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 空气,听到的声音逐 渐变小,最后几乎听 不见声音;再让空气 逐渐进入玻璃罩内, 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大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传播的条件 (1)介质: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作介质。 (2)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03 声波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类比水波,理解声波 水波 声波 图示 分析 在水槽中加入水,放上一支软 木塞。然后用铅笔不断轻触水 面,水面上就会形成一圈一圈 的水波,向外传播,引起软木塞上下浮动 当喇叭的纸盘面向外侧运动时, 压缩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喇叭的纸盘面向内侧运动时,这部分空气变疏。喇叭纸盘面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疏 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 类比归纳 水波是一圈一圈向外传播的,而声波是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形式向外传播的,声波与水波具有相似的形式 (2)声波的概念: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这种波叫作声波。 (3)声波将声音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其实它传递着的是能,而非物质。例如,雷电发生后,雷声以声波的形式将能向四面八方传播,到达我们周围,使我们周围的空气振动,从而使我们能够听到雷声,但雷电发生处的空气并没有到达我们的周围。 2.声音传播的快慢 (1)声速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其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 m。 (2)影响声速的因素 ①介质种类。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快慢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②温度。温度越高,空气中的声速越大。气温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m。 ▉考点04 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及功能 耳的结构如图所示。 结构 组成 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 中耳 鼓膜 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并带动鼓室内的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培优练习(含答案)(2025-11-19)
浙教版科学九上3.5-3.6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11-18)
浙教版科学九上3.3-3.5(含答案)(2025-11-18)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3.1电荷与电流(含答案)(2025-11-18)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提高题(含答案)(2025-11-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