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任务一: 赏乐品画,体悟深层内涵 任务三: 多元品鉴,感受多样艺术之美 任务二: 探秘戏曲,领略国粹魅力 任务四: 秀出拿手好戏,书写精彩篇章 体会艺术之美,分享拿手好戏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课型:读写融通课 课时:2 任务四:秀出拿手好戏,书写精彩篇章 ◎活动一:解锁拿手好戏,明确习作主题 ◎活动二:范例导航,梳理习作方法 ◎活动三:初试身手,写写拿手好戏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评价标准修改习作 ◎活动五:秀出风采,争当“最佳分享人”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解锁拿手好戏,明确习作主题 “拿手”就是擅长的意思。 “好戏”原意是指演得好的戏剧,吸引人的戏剧,在这里并非指戏剧,而是取引申义,指绝活儿或绝招儿。 “拿手好戏”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拿手好戏”是什么意思? 活动一:解锁拿手好戏,明确习作主题 我的拿手好戏 文艺类 游戏类 生活类 体育类 手工类 其他 钢琴,书法,小提琴…… 折纸,陶艺,布艺…… 洗袜子,叠衣服,包饺子…… 下棋,跳房子,九连环…… 跳绳,打篮球,踢足球, 游泳…… 编程,DIY技术…… 习作指导 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写之前想一想: 确定主题 活动二:范例导航,梳理习作方法 学列提纲 开头: 我有一个绝活儿,那就是三招挑西瓜。不信你听我说。 炒菜、踢足球、玩电脑、钓鱼……很多事情我都会做,但挑西瓜却是我最拿手的好戏。 吃着这甜滋滋的大西瓜,大家都向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习作指导 第二部分: 可以写自己如何在一次次失败的买瓜经历中总结教训,逐渐找到挑西瓜的秘诀; 可以写自己如何向他人求教,获得宝贵经验; 还可以写写怎样上网查阅资料,找到挑西瓜的要领,在买西瓜的时候加以实践,终于练成挑西瓜这一绝活儿。 习作指导 看什么?怎么拍?听什么? 细写“三招”: 看,不仅要看西瓜的表面,还要看瓜蔓、瓜脐。 成熟以后的西瓜表面光滑,瓜纹绿黑相间,分布较为均匀,纹路整齐。瓜蔓潮干的就说明西瓜成熟了,如果还是原来的青绿色,则瓜还在成熟中。西瓜底部有个小圆圈,就像人体的肚脐那样。这个部位越小西瓜就皮薄味好,相反,瓜脐越大,皮就越厚,越是难吃。 拍和听,就是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或手掌轻轻弹拍。成熟的西瓜敲起来声音比较清脆,低沉的声音则代表西瓜未成熟。 习作指导 西瓜好到什么程度?同学们怎么夸的? 我得意的时候什么样? 详写“第一个西瓜”: 我拿过一个大西瓜,用刀刚轻轻一切,就听“咔”的一声,西瓜崩裂开来,果然是皮薄如纸,瓜瓤像红宝石一般,放在太阳底下,还能透出红光。瓜子少而黑。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比蜜还甜的西瓜汁,回味无穷。同学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好,这真是一个上好的西瓜啊!”个头最小的李宁同学,拿了一块,几口就下肚了,连忙又抓起一块,大口啃起来,不一会儿,他那小肚子就鼓起来了,侧面一看,像是怀里揣着一个小皮球,同学们都哈哈大笑,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小声嘟囔:“都怪这西瓜太好吃了!”我听了,高兴极了,脸上不禁乐成了一朵花,心里想:挑西瓜可是我的拿手好戏,这手艺,谁能比得上?你们就瞧好吧,我挑的瓜各个保甜。 详写“第一个西瓜”: 我拿过一个大西瓜,用刀刚轻轻一切,就听“咔”的一声,西瓜崩裂开来,果然是皮薄如纸,瓜瓤像红宝石一般,放在太阳底下,还能透出红光。瓜子少而黑。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比蜜还甜的西瓜汁,回味无穷。同学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好,这真是一个上好的西瓜啊!”个头最小的李宁同学,拿了一块,几口就下肚了,连忙又抓起一块,大口啃起来,不一会儿,他那小肚子就鼓起来了,侧面一看,像是怀里揣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