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5371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3821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美国农场主倾倒牛奶 20世纪30年代初,一家位于纽约的苏联交易机构———苏美贸易公司,每天会收到350份美国人想定居苏联的申请;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道工、化学家、推销员、牙科医生等。 美国工人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工作和食物 美国民众在排队领救济食物 此时的美国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知道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连续当选4次美国总统的罗斯福 (1882—1945) 缘起:繁荣表象下的危机 内容:国家干预的新尝试 影响: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一战后的美国经济 原为世界霸主的英国,在一战中被打得千疮百孔,元气大伤。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到纽约。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开始进入历史上10年的黄金高速发展期。 19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了42%。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50%; 美国女性开始取得投票权; 电力迅速普及,大大提升了工业生产和生活品质; 失业率长期保持低水准,2-3%,从未超过4%; 卓别林电影风靡全球,娱乐了上千万观众; 查尔斯林德伯格从纽约飞到巴黎,驾驶单引擎飞机,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横跨大西洋; 爵士乐诞生,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爵士乐大师群星辈出; 从1926年到1929年,坐飞机的人数从6000人,增加到173000人; 黄金地段的房地产一年涨幅可以达到300%甚至更多; 在1923年至1929年间,道琼斯指数上涨高达500% 19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了42%; 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50%; 美国女性开始取得投票权; 失业率长期保持低水准,2-3%,从未超过4%; 卓别林电影风靡全球,娱乐了上千万观众; 从1926年到1929年,坐飞机的人数从6000人,增加到173000人……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经济繁荣: 柯立芝繁荣(1923-1929) 缘起:繁荣表象下的危机 内容:国家干预的新尝试 影响: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了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了55%,……1930年农场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场工人的3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上升了55%,而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却只增加了2%。越来越多的财富聚集到少数人的手中,5%的人掌握了美国30%以上的财富绝大多数家庭挣扎在温饱线上或者连温饱水平都达不到。……1930年农场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场工人的30%。 从1920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类的消费增加了500%。到1929年,美国60%的汽车、大型电器和钢琴都是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 美国繁荣表象下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资本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战后的美国经济 分期付款、股市虚假繁荣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三万,一个牧场主每天买卖数千股股票。” 问题:贫富差距大、股市投机盛行、生产过剩、大多数美国人的实际消费能力不足 后果:加剧了生产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 实际消费能力不足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缘起:繁荣表象下的危机 内容:国家干预的新尝试 影响: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从10月24日起的三个星期内,美国股市的市值损失了3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美国用于一战的开销。财富随之消失,经济陷入萧条,转而波及大西洋的彼岸,导致银行接二连三倒闭。 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