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中学树人教育集团2025年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叶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于是他找来一片莲叶,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乙图: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空气的过程中,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会逐渐变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3.如图,某款超声波驱蚊器可以通过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来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从而达到驱蚊效果。下列关于驱蚊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超声波 B.驱蚊器发出的超声波需借助空气等介质传播 C.人可以听见驱蚊器发出的声音 D.调高驱蚊器的发声频率,声音音调变高 4.如图所示是两个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 B.乙音叉的振幅较大 C.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较低 D.乙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较多 5.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露出水面的桥孔看上去是半圆形的,连同倒影,人们看到如图所示的“桥孔”为圆形。当水面上升后,看到“桥孔”的形状是下列图中的 6.下列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日晷计时 B.水中的倒影 C.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D.海市蜃楼 7.烟花从江边升起绽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璀璨夺目的烟花不是光源 B.江水中的烟花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在远处看烟花时,观众总是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烟花的爆炸声 D.观众能从不同的地方看到烟花,是因为烟花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8.小孔、平面镜、凸透镜都可以 A.成等大的像 B.成实像 C.成虚像 D.成倒立的像 9.图甲是某国产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汽车抬头显示系统 (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驾驶员视野的正前方(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2)若发现挡风玻璃前成的像偏低,需将图乙显示器中的箭头按图示沿水平方向右移 (3)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有重影,这主要是挡风玻璃较厚导致的 (4)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地看到路况,车内应开灯 A.(1)(2) B.(2)(3) C.(3)(4) D.(2)(3)(4) 10.如图所示,一只水鸟M站在浅水中觅食,该情景恰好解释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由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P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黑影N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鸟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P会变小 D.夕阳西下时,它的黑影N会变长 11.如图是二维码扫描收银盒,它是一种影像式移动支付装置,其扫描摄像头为焦距等于5cm的凸透镜,将二维码放置在扫码区则可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收银盒成像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12.科学探究方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几个研究实例: (1)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用发声的音叉弹起乒乓球。 (2)研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声波比作水波。 (3)为了形象直观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我们引入“光线”。 (4)研究影子长度时,保持橡皮擦与墙壁的距离不变,改变灯光照射角度,并进行测量。 (5)研究平面镜成像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替代物体棋子A的像。 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 (4)(5) B. (1)(2) C. (3)(5) D.均不相同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13.唐朝诗人胡令能写了一首《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如图所示,路人询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