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考总复习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 录 01 考向引导·体系建构 03 易错点澄清 01 核心知识精讲 04 真题演练 一、考向引导·体系建构:熟悉课标明确考向:课标要求考情概览考卷题型考查考点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2023·海南卷选择题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23·江苏卷选择题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2023·广东卷选择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浙江卷选择题文化的创造性转化2023·天津卷选择题民族文化与文化自信2023·湖南卷选择题文化创新的路径一、考向引导·体系建构:熟悉课标明确考向:课标要求考情概览考卷题型考查考点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2023·湖北卷选择题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023·全国甲卷选择题文化创新与发展2023·广东卷非选择题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2023·山东卷非选择题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考向引导·体系建构: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一、考向引导·体系建构: 二、核心知识精讲: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时一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考点一 什么是文化 (1)内涵: 广义: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 相对于 而言(不包含经济、政治现象)的人类全部 现象,既包括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具有阶级性),又包括 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没有阶级性) 经济、政治 精神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 二、核心知识精讲: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与社会 (2)特点: 黄河 珠穆朗玛峰 基础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反映 反映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有 之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 ,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 先进文化 落后文化 先进和落后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核心知识精讲: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特点: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是不是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政治发展完全同步? 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可当前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封建思想的残留。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以宋朝经济实力最强,但是唐朝文化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顶峰,这说明了什么? ———文化落后于经济政治而发展 ———文化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 二、核心知识精讲: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与社会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2)特点: ③文化具有相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