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试题(B)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2.B3.D4.A5.B6.C7.D8.B9.A10.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B12.AB13.D14.AC15.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 (1)②④⑥(1分) ①⑤⑥(1分) (2)Ca(OH)2+2HCI=CaCl2+2H2O (2) (3)Al2(S04)3=2A13++3SO子(2分) (4)碱性(2分) (5)H3 PO2+OH=H,PO,+H2O (2) (6)C120+2NaOH=2NaCIO+H2O (2) 17.(12分) (1)2Fe+3C2A2FeC,(2分) (2)③(1分) (3)增加氯气的吸收装置(1分) C12+2OH=C1O+C1+H20(2分) (4)①Ag+CI=AgC1U(2分) ②先变红后红色褪去(1分) C2+H2O=HC1+HC1O(2分) (5)c(1分) 18.(12分) (1)量筒(1分) a(2分) (2)①16.3(2分) B(1分) ②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 ③b(2分) ④AB(2分) 高一化学答案(B)第1页(共2页) 19.(12分) (1)检查装置气密性(1分) (2)碱石灰(1分) 吸收空气中C02和H2O,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2分) (3)打开活塞K1、K2,关闭K3(1分) 将反应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完全排入C、 D装置,确保实验精准性(1分) (4)2NaHC03ANa2C03+H20+C02↑(2分) (5)61.1%(2分)5.15(2分) 20.(12分) (1)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SO 沉淀完全 (2分) (2)H、S02(1分) Fe3+、Ba2+、CO(2分) (3)≥3(2分) (4)①Na2C03(1分) ②BaC0,+2H=Ba2++H,0+CO,个(2分) ③NaCl或NaCl、NaNO3(2分) 高一化学答案(B)第2页(共2页)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B) 2025.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S32Ca40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化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1971年,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法”启发,进行 青蒿素的提取 B.19世纪后期,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了电离模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 产生了离子 C.1869年,荷兰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束通过胶体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D.1777年,拉瓦锡基于金属和O2的反应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生石灰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 B.FCl3溶于水后形成胶体,其分散质微粒具有大的表面积,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钠的焰色为黄色,黄光穿透能力强,所以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高压钠灯 D.胶体能发生聚沉,制作豆腐时用“卤水点豆腐”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类别 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纯净物 选项 A MgO C02 CuSO45H2O B Fe203 BaSO4 盐酸 C SiO2 Cu 熟石灰 0 CaO MgCl2 液窥 4.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钠,需放入废液缸中 B.遇氯气逸散,可用浸有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C.钠着火时,可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疏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高一化学试题(B)第1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5.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或方法符合规范的是 8 B.从NaCl溶液中提 C.向试管中滴加 A.溶解氣化钠固体 D.观察钠与水的反应 取NaCl晶体 溶液 6.设N表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