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考点·考向点点通 知识点1 两种电荷 考点1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1.某款抽油烟机采用静电分离技术,使油滴带上负电,被金属板吸附,流入油槽,有效减少厨房油烟污染。图中吸油效果最好的设计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详解】根据题意,要使油滴带上负电,被金属板吸附,流入油槽,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油槽应该在带正电荷金属板下,另一金属板要带负电荷对油滴排斥,故图中吸油效果最好的设计是C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判断物体带何种电荷 【详解】A.由于涂料的电荷种类不知,故无法判断物件带何种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件可能带电,带与涂料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同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小明穿着绝缘鞋用手摩擦M后,小明对手的带电情况十分好奇。于是他进行了实验验证手是否带电以及其带电性质,下列操作以及现象,能说明手带电,并能证明摩擦过程中手带电性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详解】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手带电,但不能确定带电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也相互吸引,所以手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带正电的有机玻璃棒与手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手与有机玻璃棒带同种电荷,故C符合题意; D.由ABC图进行了实验验证手是否带电以及其带电性质,下列操作以及现象,属于实验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2 验电器 4.如图所示,是小明做的“转动的风车”小实验。他准备了一个纸杯、一根铅笔、一只吸管、一张彩纸及纸巾。用铅笔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然后把铅笔插入孔中,笔尖朝上,再将叠好的彩纸放到笔尖上。将与纸巾摩擦后的吸管放在彩纸周围转动,彩纸会随着吸管转动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摩擦后的吸管带正电是因为吸管失去了电子 B.纸巾摩擦吸管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使吸管带电 C.彩纸随吸管转动的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彩纸随吸管转动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答案】A 【知识点】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起电的实质、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详解】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转移。当吸管与纸巾摩擦时,吸管失去电子带正电,纸巾获得电子带负电,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移。摩擦过程中,电子从吸管转移到纸巾,导致吸管带正电,纸巾带负电,故B错误; C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彩纸转动是由于吸管带电后吸引轻小物体,原理不同,故CD错误。 故选A。 考点3 摩擦起电与静电 5.秋冬季节,有时手接触门把手时,如图,会有“触电”的感觉,这是因为身上的毛衣和衬衣之间进行摩擦后,衬衣由于得到了电子而带上 电,从而让人体也会积累一些静电导致的结果:若人体带负电,则手指和金属门把手之间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序号“①从手到门把手”或“②从门把手到手”或“③没有电流”)。 【答案】 负 ②从门把手到手 【知识点】摩擦起电的实质、电流方向的规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