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8349

9《复活(节选)》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3391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复活(节选) 第1课时 通过第1课时任务一,结合称谓变化、笑容和眼神,分析人物心理。 通过第1课时任务二,分析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形象。 1.阅读课文,简述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情节。 玛丝洛娃刚开始没认出他,后来从他激动的神情中认出他来,觉得很震惊。聂赫留朵夫向她问起孩子,她不愿触动创伤,简短愤恨地回答孩子当时就死了。之后,玛丝洛娃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他要了十卢布的烟酒钱,聂赫留朵夫从她的神情中察觉到她已没了灵魂,但仍坚持请她饶恕。 2.梳理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关系。 玛丝洛娃曾经被聂赫留朵夫玩弄并抛弃,之后生的一个孩子也死了,后来玛丝洛娃不幸被卷入一起谋财害命的官司,陷于冤狱之中的她与陪审员聂赫留朵夫重逢,聂赫留朵夫决定向玛丝洛娃赎罪,而玛丝洛娃决定利用他。 明结构 复活 (节选) 探望缘由:聂赫留朵夫想向玛丝洛娃认罪 探望过程:聂赫留朵夫述罪,欲唤醒玛丝洛娃的本性, 但被玛丝洛娃利用 探望结果:聂赫留朵夫想再次见到玛丝洛娃,但他的想 法不被玛丝洛娃理解 任务一 结合称谓变化、笑容和眼神,分析人物心理 析重点 1.[情境]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评价说:“托尔斯泰伯爵才华的特点就是不限于描写心理过程的结果;他所关心的是过程本身———那种难以捉摸的内心生活现象,彼此异常迅速而又无穷多样地变换着的,托尔斯泰伯爵却能巧妙地描写出来。”这一特点,从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谓变化里可以窥见。 (分析人物心理)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在与玛丝洛娃交谈时,“您”和“你”的称谓变化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 请联系两人见面的过程,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①铁栅栏初见———从“您”到“你”。 “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他看到面前的玛丝洛娃已不是当年的“卡秋莎”,而“卡秋莎”也并未认出他,两人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同时,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来见玛丝洛娃并请求她饶恕的。聂赫留朵夫用“并不比平时高”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着“我想见见您……”。当面承认自己的罪恶需要很大的勇气,他在犹豫,在退缩。 “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 在这里,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又换回了“你”,足见他当时内心的诚恳、急切和激动,以至于忘记了之前内心设定好的称谓,下意识地使用了对往日爱人习惯性使用的“你”。 ②长凳交谈———从“你”到“您”。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 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聂赫留朵夫感到一阵惶惑,不知该怎么办。他为自己犯下的罪孽深感不安,为自己曾经的卑劣行径深感羞耻,他不知道该如何行动,如何赎罪。怜悯、悔恨、内疚、羞耻,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③讨要卢布———从“您”到“你”,再到直呼“卡秋莎”。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 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嫌恶她,也不只是怜悯、同情她的处境,他要在精神上唤醒她,“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④结束告别———从“你”到“您”。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 之前,他来找玛丝洛娃请求饶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