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 Fe-56 Ba-137 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是青铜。 B.依据组成,材料可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 C.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均与化学紧密相关。 D.1943年,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冰水混合物是化合物 C.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 D.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所以它是酸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C.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纳米级”氯化钠颗粒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溶液中加入MgSO4溶液:Ba2++SO42-=BaSO4↓ B.铁粉溶于稀硫酸: C.醋酸与Na2CO3反应:2H++CO32- =H2O+CO2↑ 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5.溶液中存在有五种离子,其中各离子个数比,则M为 A.OH- B.Na+ C.Mg2+ D.Ba2+ 6.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①NaOH;②;③;④,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A.全部 B.②④ C.② D.④ 7.已知实验室可用如下反应制取氯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该反应体现了HCl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C.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6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5 8.已知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②;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B.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比为 D.溶液中可发生: 9.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关闭阀,①处通入湿润的,处布条没有明显变化;打开阀后,处布条逐渐褪色,则瓶中盛放的试剂不可能是 A.浓 B.溶液 C.溶 D.饱和食盐水 10.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煤油; ②按住橡皮塞,拔出大头针,使钠落入煤油中; ③从长颈漏斗加入溶液(密度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溶液加入煤油中,溶液在上层 B.钠一直停留在煤油层不发生反应 C.Na在溶液底部四处游动,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D.Na在溶液与煤油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直到消失 11.将过氧化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不会减轻的是( ) A.NaCl B.Fe2(SO4)3 C.饱和烧碱溶液 D.Ba(HCO3)2 12.130℃时将2.0g由、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残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0.8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质量为1.2g B.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的质量为1.2g C.该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为55% D.将一定量的、组成的混合气体与一定量反应,残留固体中可能只含有NaOH 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I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用图Ⅱ所示的方法闻的气味 C.图Ⅲ中有棕黄色的烟产生 D.图Ⅳ中,若气球干瘜,则可证明能与NaOH溶液反应 14.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数目均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实验 操作 现象 1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2 另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实验2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