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中学高2027届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 B.有化学键断裂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C.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D.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2.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CO、K+、Cl-、Na+ B.=10-10 mol·L-1的溶液中:Na+、HCO、Cl-、K+ C.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 mol/L的溶液中:NO、Mg2+、Na+、SO D.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NH、Fe2+、Cl-、NO 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通过注射器活塞移动验证钠与水反应放热 B.酸碱中和滴定 C.比较Zn与Cu的金属性强弱 D.测定中和热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 kJ·mol-1,则表示正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CH2CH3(g)+13O2(g)=8CO2(g)+10H2O(l) ΔH=-2878 kJ·mol-1 B.已知在一定条件下,2 mol SO2与1 mol O2充分反应后,释放出98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98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D.已知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表示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 = 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5.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甲酸溶液的电离:HCOOH+H2OHCOO-+H3O+ B.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C.NaHCO3在溶液中电离:NaHCO3=Na++H++CO32- D.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2H2OH2CO3+OH-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pH=7 C.pH=4的番茄汁中c(H+)是pH=6的牛奶中c(H+)的100倍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2HI(g)H2(g)+I2(g),缩小容器的容积可使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 C.反应CO(g)+NO2(g)CO2(g)+NO(g)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对于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措施 8.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H—H H—O 键能/(kJ·mol-1) 436 463 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ΔH=-482 kJ·mol-1 则2O(g)=O2(g)的ΔH为( ) A.+498 kJ·mol-1 B.-498 kJ·mol-1 C.+428 kJ·mol-1 D.-428 kJ·mol-1 9. 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利用二氧化碳催化氢化获得甲酸,利用化合物1催化氢化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如图甲所示,其中化合物2与水反应生成化合物3和的反应历程如图乙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Ⅰ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2为此反应的催化剂 B.图乙中形成中间体Ⅰ2的反应为图甲中的决速步骤 C.化合物1到化合物2的过程中不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升高温度可促进化合物2与水反应生成化合物3与 10.常温下,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Cl2的过程中,需除去锌皮中少量杂质铁,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Zn(OH)2 Fe(OH)2 Fe(OH)3 Ksp近似值 10-17 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