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9806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题型专练(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113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科版,物理,初中,学年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题型1】声音产生的原因 1 【题型2】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 3 【题型3】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特点与探究 4 【题型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7 【题型5】人耳听声 9 【题型6】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特点及应用 10 【题型7】声速的相关计算 12 【题型8】回声及回声测距的应用 14 【题型1】声音产生的原因 【典型例题】“双减”之后,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如图所示是某校开展小乐器社团———吹竖笛的情景,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嘴唇 B.声带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 【举一反三1】吹笛子发声主要是由(  ) A.笛子的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举一反三2】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空气柱 产生的;“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以地面为参照物,青山是 的。 【举一反三3】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了水花;小强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声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被琴弦弹开了.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小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 【举一反三4】小鑫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小鑫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1)小鑫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蜜蜂发声_____(填“是”或“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蜜蜂是靠_____振动发声的. 【题型2】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 【典型例题】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 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举一反三1】下列实验或操作.不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把敲响的音叉触及脸颊,感受音叉发声时的情况 B.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随音乐起舞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塑料屑不停地跳动 D.正在发声的扬声器,能让扬声器前面的烛焰来回摇曳 【举一反三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 B.说话时将手放在喉咙处会感到手发麻 C.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D.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举一反三3】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使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 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 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举一反三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 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