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检测题(2025.11)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32分) 1.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第一个( )的实验(有文献记载),证明光是沿( )传播的。 2.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 ),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 )。 3.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 )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 ( ),这就是( )。 4.热传导是热在( )中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青岛即墨温泉举世闻名,通过温泉这个表象可知地球内部( ) A.压力大,温度低 B.压力小,温度低 C.压力小,温度高 D.压力大,温度高 2.用潜望镜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这说明 ( ) A.光可以沿曲线传播 B.光经镜面反射后,可以沿曲线传播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雾是液态的水 B.露和云是液态的水 C.霜和雪是固态的水 4.地球的水循环是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 )方式实现的。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以上都是 5.每到夏季,阴雨天气时墙壁瓷砖、地面、玻璃会出现“流汗”现象。下列现象与“流汗”原理一致的是( ) A.雨后被淋湿的衣物 B.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C.冰块融化成水 D.热得满头大汗 6.下列现象中,与热对流有关的是( ) A.冬天在室外用手摸铁棒和木棒,觉得铁棒比木棒凉 B.炎热的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C.将纸质的小风车放在台灯(白炽灯)灯罩的上沿,小风车会旋转起 7.下列热传递的现象中,不属于热辐射的是( ) A.炒菜时,站在灶台边觉得很热 B.炎炎夏日,站在阳光下觉得很热 C.用手握住勺子搅动热粥,觉得勺子很烫 8.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才能发生 B.热对流一般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C.热辐射需要传热介质才能传递热量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8分) 1.云、雾实际上都是水蒸气。 ( ) 2.窗花是液态水经凝结作用变成固态的现象。 ( ) 3.我们能看到物体主要是因为物体反光。 ( ) 4.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 ) 5.大楼外装的玻璃幕墙能反射光线。 ( ) 6.人工降雨是让云中小水滴或小冰晶加快增大,加速下降。( ) 7.地球引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 )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 1.实验目的:探究“白气”形成的原因。 2.实验过程: ①准备一个装有温水的烧杯。此时烧杯内除了温水外,还有( )。 ②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慢慢接近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冰块周围有“( )”形成,据此可知,“白气”是在( )(选填“遇冷”或“受热”)的条件下形成的。“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