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50091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第15课 辛亥革命

日期:2024-05-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3779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岳麓,高中,历史,必修,教案,15课
  • cover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要点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课标领会:本课第一目“清末民主革命风 潮”作为辛亥革命的铺垫,可以简略处理;而第二目“武昌首义”和第三目“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中关于辛亥革命过程的部分,要求学生记住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关键知识点即可;而其中辛亥革命的功绩、作用和意义需要重点分析与探究,并引导学生升华到理性的认识。 【教材分析】 19世纪末,孙中山成立兴中会,首倡民主革命 ,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时机日益成熟。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在此基础上,中华民国成立。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利用革命派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弱点,逼迫清帝退位,并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 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开了道路。尽管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变革,为中国踏上近代化路程和民主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进步。 【学情分析】 辛亥革命在高中是教学的重点,大多数的学生对 此基本史实都有所了解,这有利于本课教学的展开;但是高中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还比较薄弱,不懂得如何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的认知能力仍然有待提高。针对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创设情景,采用讨论法等,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 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等历史基础知识,把握辛亥革命的整体过程,掌握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逐渐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通过直观的音频、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 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2、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 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革命者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 的胜利,并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功绩。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进而评价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策略】 本着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本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