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1463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因数和倍数 教案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9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下册,因数
  • cover
因数和倍数(1) 【学习内容】 教材第 5 页例 1 【教材分析】 这节课首先利用整数除法中,根据商的不同情况把整数除法分成两类,其中通过整数除法中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这样的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意义及其关系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并且知道整数除法中,有的算式能整除,有的不能整除,通过整数除法中整除的算式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准备】 课件、学习单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 他是谁 (孙悟空)他是谁 (唐僧)他们是什么关系 (师徒关系)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师生关系) 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关系,在数学中,数和数之间也存在着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出示例 1 的算式。 问题一:你能根据整数除法中商的结果把题中的算式进行分类吗? 学习活动一:为探究因数和倍数概念给算式分类。 活动要求: 想一想怎样分类,在本子上写出来, 跟小组同学讨论整理。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有什么发现? 各组组长展示本组分类的情况。 教师给予评价,并用课件展示分类结果。 小结: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把整数除法算式按商分成两类,第一类商是整数,第二类商是小数或商有余数。 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像 12÷2=6 这样,在整数除法中,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哪位同学知道,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归纳总结并用课件展示: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 12÷2=6 中,12 是 2 的倍数,2 是 12 的因数。 说明: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0)。同时还要请同学们注意: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只能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而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回到例 1 分类的课件,请几名学生回答各算式中是否存在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三、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请四名同学口述每一小题的答案,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7 页第 1 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1) 12÷2=6 12 是 2 的倍数,2 是 12 的因数。 【作业设计】 一、根据算式填一填。 1.15÷3=5 ( )和(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也是( )的倍数。 2.72÷12=6 ( )和(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也是( )的倍数。 3.10÷10=1 ( )和(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也是( )的倍数。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6÷6=1,6既是因数,也是倍数。 ( ) 2.28是7的倍数。 ( ) 3.24和16都是8的倍数,8既是24的因数,也是16的因数。 ( ) 4.自然数1,2,3,…都是1的倍数。 ( ) 5.3.6是9的倍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