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素养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初中生400 m短跑成绩约为40 s B.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C. 现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径约为6 mm D. 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 s 2.小明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五次测量中有一次数据错误 B. 第三次实验数据最精确 C. 所测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 D. 所测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 3.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自主交会对接成功,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向空间站靠近时,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B. 飞船向空间站靠近时,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 飞船停靠在空间站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D. 飞船停靠在空间站后,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4.小物家、小理家和博物馆在同一直线上,小理家离博物馆,小物早出发5分钟,却比小理晚到5分钟,两人运动的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家离小理家一定是3 km B. 小物家离小理家可能是 C. 小物家离博物馆可能是 D. 小物家离小理家可能是 5.我国百米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的成绩闯入田径男子100米决赛,打破亚洲纪录。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B. 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C. 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D. 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6.关于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用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B. 不能用表示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C. 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越大,运动就越快 D. 是用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越大,运动就越快 7.同班同学小明和小华住在同一个小区,小区门口到学校门口距离为1200 m。周一早晨,小明开始从小区门口以某一速度步行出发去上学,几分钟后,小华骑着自行车以的速度出发,在距离学校600 m的地方追上小明,此时小明手表显示时间是;然后两人一起匀速步行向学校走去,到达学校时小明手表显示时间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华从出发到到达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B. 两人相遇后步行的速度与相遇前小明步行速度的比为 C. 在时两人离小区门口的距离是675 m D. 小华出发时,小明已经走了576 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8.如图1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如图2所示中秒表的读数为 s。 9.清明前后,竹笋长势惊人!小杨同学在上午8点和下午4点分别测量了同一棵竹笋地面以上的长度。这8小时内,竹笋长高了 cm,平均生长速度为 ,竹笋的生长运动 选填“是”或“不是”机械运动。 10.如图是一辆汽车在内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内,汽车的速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时汽车的速度为 ;汽车在内通过的路程是 m。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1.小明练习使用刻度尺时测出一小块长方形木条A的长度为,请在图中补画完整。 12.如图甲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3.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的实验探究课中,小珠用刻度尺测量了铅笔的长度、用机械秒表测量了她脉搏跳动120次所用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如图甲所示,测量前需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分度值等信息;读数时,正确的方法是 选填“A”或“B”。 如图乙所示,小珠当时脉搏跳动120次用时为 s。 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有五位同学选用同一把刻度 ... ...